[发明专利]固定构件及使用该固定构件的计算机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8500.0 | 申请日: | 200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3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H05K7/14;H05K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构件 使用 计算机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涉及一种计算机组件固定结构和一种计算机机壳,具体地说是 藉由一种固定构件以快速拆装不同规格的计算机组件的固定构件,以及一种使 用该固定构件的计算机机壳。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已经越来越普及,许多家庭都已经配备有计算机。随着科 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的更新升级也高速发展,计算机配置的升级和更新体 现的尤为明显,现在计算机或计算机配件生产厂商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更新和升 级的空间,以使终端用户在其需要时升级其计算机配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往往需要大量的讯息,那么,计算机的磁盘容量的升级显得尤为突出,目 前的硬盘规格随品牌和容量的不同而异,造成硬盘的固定构件也会因为硬盘的 高度规格不同而不同。这就为升级计算机磁盘容量带来不便。而且模具设计也 要随的不同,造成高成本。另外在同一位置放置不同高度规格的硬盘,也比较 麻烦。
有鉴于此,发明一种可快速拆装规格不同的计算机组件(例如硬盘),的 固定构件以及使用该固定构件的计算机机壳,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构件,以固定和卸除不 同高度规格的计算机组件,让用户有不同的选择以装载不同规格尺寸的计算机 组件,例如计算机硬盘。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固定构件,应用于计算机 机壳中,包括有:一本体;一连接部,设置在该本体上,该连接部与计算机组 件侧边支撑体形成连接;一限高部,与该连接部相连,并与所述计算机组件形 成紧密接触,其可选择的限制计算机组件的高度;一切换部,该限高部藉由该 切换部为中心作动,可选择的施加或释放其所限制的高度。
优选的是,该切换部具有一切换轴线,该限高部沿该切换轴线转动,以 释放其所限制的高度。
优选的是,该限高部具有一别持片,该别持片可别卡于所述支撑体上, 以固定该固定构件于所述支撑体之上。
优选的是,该别持片为一弹性别持片,该别持片突起于所述限高部,并 与之形成有空间以卡与所述的支撑体,固定所述的已释放限制的固定构件。
优选的是,该限高部的一端连接有一定位卡钩,该定位卡钩可卡勾在所 述的支撑体上。
优选的是,该限高部另一端连接一抑制插片,该卡片为一刚性片状构件。
优选的是,该连接部至少具有一安装插片,该卡片为一刚性片状构件。
优选的是,该等安装插片具有一弹性卡舌。
优选的是,该弹性卡舌有一舌根,及一舌端部,该舌根部与安装插片连 接,并沿舌端部方向倾斜突出于安装插片。
优选的是,该限高部具有一弹性突起部,该弹性突起部与该计算机组件 紧密接触,以迫紧该计算机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计算机机壳,该计算机机壳具有上述的 固定构件,以便于装卸不同规格的计算机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计算机机壳,包括有:
一分居于计算机组件两侧的支撑架,该支撑架上突设有若干托板以装载 计算机组件;
迫紧构件,装设于所述支撑架之上,用以迫紧该计算机组件使之固定于 该托板上;
复数个固定构件,与该托板对应,并具有一限高部,以限制计算机组件 的高度,该固定构件构件装设于所述支撑架之上,且每个固定构件均位于其相 应托板之上,并与该托板相间隔分布;
该固定构件,包括有:
一本体;
一连接部,设置在该本体上,该连接部与计算机组件侧边支撑体形 成连接;
一限高部,与该连接部相连,并与所述计算机组件形成紧密接触,其 可选择的限制计算机组件的高度;
一切换部,该限高部藉由该切换部为中心作动,可选择的施加或释放 其所限制的高度。
优选的是,该支撑体上具有插孔,该固定构件的连接部插入至该插孔以形 成连接。
优选的是,该支撑体上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用以固定插入至所述插孔的 连接部。
优选的是,该固定部为一弹性夹持片,该弹性夹持片突起于该支撑体,并 与该之形成有空间以卡入该连接部。
优选的是,该支撑体上具有复数个定位孔,用以确定该固定构件位于限 制计算机组件高度或释放该限制的位置。
优选的是,该复数个定位孔具有两个定位孔,该两个定位孔位置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稀薄燃烧发动机汽缸头
- 下一篇:一种二冲程内燃机燃烧系统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