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焊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8280.1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辉;林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雪辉;林宝龙 |
主分类号: | B23K1/012 | 分类号: | B23K1/012;B23K1/20;B23K101/06;B23K103/2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沙***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不锈钢管 铜管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自来水供水管路或热水器的冷、热水供水管路中,薄壁不锈钢波纹管与铜管件之间的密封连接结构基本上都是采用螺母紧固连接结构,即先将薄壁不锈钢波纹管连接端通过专用模具打口,然后在连接处放入密封橡胶垫圈,用活动套在波纹管上的螺母旋入铜管件连接部的外螺纹并拧紧,完成薄壁不锈钢波纹管与铜管件的密封连接。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薄壁不锈钢波纹管及与其连接的铜管件都会埋藏在墙体中或地板下面,属于暗藏式布排结构。这些管线工作时间久了,里面的橡胶垫圈会发生老化、变形、损坏,密封遭到破坏,出现漏水现象。但何处发生漏水现象却难以查找,即使通过观察墙体水渍发现漏水,也无法局部维修更换。最好的方法是将薄壁不锈钢波纹管与铜管件之间焊接连接,实现永久性的密封连接,但至目前为止,未发现有这种焊接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焊接方法,它能使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在连接部形成永久性的紧固密封连接结构。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焊接方法,该焊接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清洗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的连接部,将银焊膏涂在已清洁干净的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的连接部;
(2)将薄壁不锈钢管连接部插入铜管件连接部,对铜管件外壁进行加热;
(3)当铜管件与薄壁不锈钢管连接部被间接加热到750℃-860℃温度范围内时,沿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相接外露处放置银焊条,利用铜管件所贮存的热量去熔融银焊条,冷却后即完成所述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的焊接连接。
所述薄壁不锈钢管的管壁厚度为0.2-0.35mm。所述位于连接部的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之间留有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焊接连接是一件未有人解决过的技术难题。本发明的技术关键在于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焊接时,施加于薄壁不锈钢管的温度不能太高,否则造成不锈钢管连接部出现氧化层,熔融的银焊条难以熔合在受氧化的不锈钢管上,换言之,受到氧化的不锈钢管难以通过银焊条与铜管件熔合连接牢固。本发明基于这点考虑,利用喷枪火焰远离连接部去加热铜管件,通过铜管件将热量传递至不锈钢管与铜管件的连接部,当该连接部的温度达到银焊条的熔融温度时,沿该连接处慢慢送入银焊条并被熔融。由于在铜管件加热前已在其连接部涂有银焊膏,在铜管件加热过程中,银焊膏不断受热挥发,对连接部的不锈钢管与铜管件连续进行清洁及防氧化保护,直至完成银焊接为止。可见,由于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连接处的温度控制在银焊条的熔融温度范围内,加上银焊膏的清洁和保护,使不锈钢管连接处,不会发生氧化,从而保证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之间获得牢固可靠的焊接。焊接过程中,火焰不能直接喷射银焊条,否则会因不锈钢管连接处过热而加速氧化,造成焊接失败。火焰直接喷射连接处也很容易将薄壁不锈钢管烧穿而报废。
按本发明的方法所获得的薄壁不锈钢波纹管与铜接头的焊接管件能承受大于16MPA的水压压力,足以满足使用要求(此时,不锈钢波纹管已严重地膨胀变形,而焊口仍未漏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工艺简单,现场施工方便快捷;薄壁不锈钢波纹管与铜管件之间焊接十分牢固紧密,可以说是一种永久性的密封、耐压连接。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薄壁不锈钢管与铜管件之间的密封、耐压连接,特别适用于自来水供水管路及热水器的冷、热水供水管路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薄壁不锈钢波纹管与铜接头之间银焊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参见图1所示,将薄壁不锈钢波纹管4与铜接头1之间的焊接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清洗干净薄壁不锈钢波纹管4的连接部和铜接头1的连接部并施以银焊膏;将薄壁不锈钢波纹管4连接部插入铜接头1连接部内,用火焰喷枪喷射远离连接部的铜接头1外壁,加热铜接头1;当铜接头1与薄壁不锈钢波纹管4连接部被间接加热到750℃-860℃温度范围内时(此温度范围为银焊条的熔融温度范围),操作人员沿薄壁不锈钢波纹管4与铜接头1相接外露处2徐徐放上银焊条并被熔融,冷却后即完成所述薄壁不锈钢波纹管4与铜接头1的银焊接连接。
此例的薄壁不锈钢波纹管4的管壁厚度为0.25mm。薄壁不锈钢波纹管4的外径稍小于铜接头1连接部的内径,两者为动配合连接,而且薄壁不锈钢波纹管4与铜接头1连接部之间亦存在较大间隙,因而,在该连接处2能形成一个较大容积的银焊口3,从而使薄壁不锈钢波纹管4与铜接头1之间的银焊接牢固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雪辉;林宝龙,未经陈雪辉;林宝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