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流动岩浆生成的三维仿古石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7294.1 | 申请日: | 200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4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晓;杨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德宁 |
主分类号: | B44C5/04 | 分类号: | B44C5/04;B44C3/04;B44C3/12;C04B41/86;B28B3/00;B28B7/00;B28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 岩浆 生成 三维 仿古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装饰材料的仿流动岩浆生成的三维仿古石,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永久性地面的诸如陶瓷类永不磨损的精细图案仿古砖,尤其是色区交界线能如同天然大理石、花岗石一样有互混或互融特点的仿真如流动岩浆生成的三维仿古石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地面和墙面的装饰材料,人们希望其具有天然石材的表面外观,例如仿花岗石、大理石的图案,以增加产品的高档感。
因此,业界便不断改进仿天然石材的装饰板材结构,本发明人是在陶瓷装饰板材领域拥有多项中国及欧、美、日等国外专利的研发者,在陶瓷领域达十多项专利,如曾提出一种立体瓷质花岗石、大理石技术的专利,其公告号为WO97/36840(1997年10月9日公开),根据该专利技术所制成的仿石材料,其表面形成有清晰分界的图案,并且在进行表面加工时,其图案基本上不会变化,如此能有效提升其整体结构在使用上的稳固性。
为了满足人们的实用性需求,本发明人又提出了“瓷质仿花岗石板材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其公告号为WO99/28262(1999年6月10日公开),该专利技术既然可以提供给使用者一更具有实用功效的瓷质仿花岗石板材,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结构中还存在不足。根据该技术的制品只具有其表面的图案,没有制品在三维空间的图案,而且没有如同天然熔岩流动形成图案的质感,所以产品不能很真实地反映天然花岗石由里到外的图案质感,尤其是边部的中下部没有图案效果,如果在用于家具台面和建筑装修的墙或柱的外露边缘必需要对边部进行磨边抛光时,由于其中、下部没有与表层为一体的颗粒图案,所以在实用中较天然石材有不真实、不完全的重大缺陷。
尽管现有技术的微粉类产品能够产生大小不一、图案边沿过渡较好、小块图案自然、有天然大理石、花岗石中如月牙状内凹的如岩流动出现般特别图案效果好的特点,而且有若干大小不一的小色块等优点,但是,整块产品如同只有一个大的色区,不能克隆天然花岗石、大理石的如同大花白、大花绿、爵士白、啡钻、金彩钻、加州金麻等很有图案规律特点的由1到5类大的图案区组成的规范图案,所以其存在有很大局限性。
然而上述这些本人的先有技术发明,都只是在坯体图案本身的变化,都只强调形成抛光的平面制品,只强调具有一定厚度坯体图案及不怕磨损的优点。
而且,在本发明人的原有工艺上,因为以前本人在先技术中采用有空孔图案特征的三维模板在制品上部成型预定图案的坯体色图案时,工艺上常出现的由于布料时有一个必须的对上层粉料的刮平动作,所以就会把表层3mm-5mm厚度的粉图案刮乱,又由于推粉架向压机推动时会由于图案格栅平面下部的不可避免的缝隙位而漏失图案粉料在推料架平台上,而形成了图案缺花,凹凸变化等因素;因为以前本人先有技术中采用有空孔图案特征的三维模板在制品上部成型预定图案的坯体色图案时,工艺上常出现的由于格栅移动时漏料而形成的图案粉料混乱,进而形成即使在抛光时加刮1mm-2mm深度也还是有图案不完整一部图案表现不出来造成次品、废品,同时因抛刮的深度太深形成了因表层和内层烧成度不一样的后期变形产生废次品的问题。这些工艺问题,使砖坯的表层在烧成后就出现坯体色的完整的预定图案不能成为可能。更为重要的是,在坯体色的工艺中,由于模具图案格栅不能太小太窄,如2cm2的空孔位和2mm宽的图案缝隙则是不可行的,因为含有一定水份的粉料会在生产中经几十次重复就会粘堵了图案模具的缝或孔。在色彩丰富和图案精细上,绝对不如施釉印刷工艺和抹扫釉工艺的仿古砖图案精细美妙。这就是先有的多项技术问题之所在。
而现有技术中的仿古砖产品技术,只能在表面单纯印刷很薄一层陶瓷釉料形成釉面图案层来表现仿石效果,不是由坯体色形成图案,由于釉层色料成本高,不可能印刷很厚,而且印刷太厚如达2mm-8mm厚度时,就会产生表面严重不平,无法使用。而且由于釉是呈玻璃相状态,易裂、易碎,成本又高,更不适合印刷太厚,加之玻璃相状态的釉层韧性差,比较坯体色而言,就是相同的厚度,耐磨度差2-5倍以上。所以,一般印刷厚度在0.05mm-0.2mm的仿古砖一旦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应用,图案层将会很快被磨去或部分磨去而使图案不完整,失去了地面美观的完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德宁,未经杨德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