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链切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7237.3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许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锐(佛山)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7/22 | 分类号: | D06H7/22;A44B1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切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生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链切断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拉链制造过程中,采用机械剪切方式切断拉链布带,但容易出现脱线等质量问题,因而有人提出了应用超声波技术来切断拉链的装置:如中国专利ZL03219427.7,名称为“拉链切断机构”,公开了一种拉链切断机构,包括汽缸、连接器、切断刀、兼作垫板的超声波头、控制该超声波头动作的电气控制装置。切断刀通过连接器固接在汽缸活塞杆上,所述的超声波头安装在所述的切断刀的正下方。该技术采用超声波头作为加热、融合、切断装置,使拉链的切断部位瞬时受热,拉链被融化切断,切口处的纤维因高温融化而粘合在一起不会脱线,但该技术方案没有考虑切断刀上下运动的行程范围,也没有考虑被切断拉链的厚度不同对机器安全性的影响,从而切断刀容易与超声波垫板发生机械硬碰,切断刀磨损甚至折断,超声波垫板也容易损坏,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拉链切断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下述技术方案:
拉链切断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模具,与所述模具在同一轴线上且可以往复运动的超声波头,所述超声波头电连接超声波发生器;在与所述超声波头的工作端面对应的所述模具的工作面上设置有凸起边,所述凸起边的顶端部设置为刀刃状;在所述超声波头移动至距所述模具的最近距离时,所述超声波头与所述模具的凸起边之间保留有小于一个拉链布带厚度的间隙。
所述模具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拉链切断机构的支撑架等支撑装置上,所述模具的工作面是指承载工作过程中移动的拉链并与超声波头的工作端面对应设置的工作平台面。所述模具的工作面上设置有凸起边,是指所述模具的承载移动被切断拉链的工作平台面上,设置有高于承载工作平面的凸起边;该所述凸起边可以为一字形,从而可以将拉链在某一个位置线形切断;也可以是,所述凸起边在所述模具的工作面形成为圆形、矩形等环形的连续性凸起的凸起边,从而可以切断整条拉链,或者在不切断整条拉链的情况下,仅仅在拉链的某一位置切出一个相应的圆形、矩形等形状的孔或者说窗孔口,进而为下一个工序如装配拉链挡块等附件提供装配空间。
所述超声波头移动至距所述模具的最近距离时,所述超声波头与所述模具的凸起边之间保留有小于一个拉链布带厚度的间隙。这样,不但可以使拉链布带被夹紧在所述超声波头与所述模具的凸起边之间并被进一步熔断,或者根据事先设置的凸起边的形状而在布带区域熔断出与所述凸起边的形状一致的窗孔口。
在拉链被熔断或没有拉链布带的情况下,由于所述超声波头与所述模具的凸起边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使两者不会直接接触而损坏所述超声波头或所述模具的凸起边。
所述凸起边的顶端部设置成刀刃状,使上部超声波头发出的超声波通过刀刃这样比较小的接触面传递,在刀刃处形成集中的能量,从而容易将拉链切断。
所述超声波头为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能的装置,用于与模具近距离接触时使拉链瞬时生热融化被切断。
本发明还可以是,所述凸起边的高度为0.6 mm~1.5mm,所述凸起边设置在该范围内,可以有效防止其折断而造成模具损坏。在保证所述凸起边的顶端部存在刀刃口的情况下,所述凸起边的厚度不必要限制。如果从制造成本考虑,设置所述凸起边的厚度为0.8mm~2.0mm之间比较好。
本发明还可以是,所述凸起边呈环状,环形的所述凸起边所围绕的模具区域设置为通孔,被切断出的拉链废料被留存在该通孔内,并随着不断切断的过程,全部废料从该通孔的下面被顺次挤压溢出。这样一来,废料就不会到处飞扬跌落。
本发明还可以是,还包括承载所述拉链切断机构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连有垫板;所述模具可拆卸固连在所述垫板上。用支撑架承载所述拉链切断机构,具有稳固拉链切断机构的作用,并可通过调节支撑架的高度来调节所述模具的工作高度,将其支撑在一定的高度以便于人工操作。所述垫板主要起到稳固所述模具的作用,使整个拉链切断工艺过程比较稳定。所述模具与所述垫板之间为可拆卸固连方式,便于根据需求更换所述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锐(佛山)服装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凯锐(佛山)服装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