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移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6530.8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1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段红彬;郭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30 | 分类号: | H01Q3/30;H01Q3/32;H01Q3/36;H01P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10663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系统 | ||
1.一种精确调整多组波束形成网络的同步传动装置,用于在具有至少 两个辐射单元列的天线中,针对其各个辐射单元列的波束形成网络所具有的 移相部件实施操纵并实现同步调相,其特征在于,该同步传动装置包括:
驱动装置,受控于独立于天线之外的控制系统并提供圆周运动力臂;
连杆,与各波束形成网络的移相部件活动连接并使各波束形成网络在连 杆的直线运动下联动移相;
传动装置,将驱动装置的圆周运动力臂转换为连杆的直线运动;
所述波束形成网络,包括腔体、功分网络和铺设在腔体内前面的至少一 个移相器,所述腔体对功分网络和移相器进行封装,功分网络以微带传输的 方式对移相器进行功率分配并联馈电,移相器具有可移动传输带和固定传输 带,改变可移动传输带与固定传输带之间的耦合位置即可实现固定传输部件 输出的信号的相位变化,腔体表面设有通孔,该通孔内置一突出于腔体的轴 作为移相部件,该轴的突出部分装设所述连动装置齿轮供外部进行啮合转动, 该轴内置于腔体部分设有装设内齿轮齿条传动副,内齿轮装设于该轴上,内 齿条与内齿轮啮合并与一主滑板固定连接,该主滑板与所述各移相器的可移 动传输带固定连接,旋转该轴末端的齿轮可带动腔体内的内齿轮齿条传动副、 主滑板继而各移相器的可移动传输带同步移动,以改变信号的相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调整多组波束形成网络的同步传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形成网络的移相部件以圆周运动的方式实现移相,其 移相部件与一连动装置装设,该连动装置包括与移相部件固定连接的齿轮和 与固定在连杆上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确调整多组波束形成网络的同步传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圆周运动的轴向与所述连杆的纵长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确调整多组波束形成网络的同步传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在轴向上限位并受控进行圆周运动的限位螺 杆,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限位螺杆相啮合的螺母和与螺母固定连接的拔叉, 拔叉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驱动装置通过其限位螺杆带动螺母轴向直线运动, 继而藉由拔叉带动连杆直线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确调整多组波束形成网络的同步传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圆周运动的轴向与所述连杆的纵长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确调整多组波束形成网络的同步传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在轴向上限位并受控进行圆周运动的限位螺 杆,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三个传动部,第一传动部将限位螺杆的圆周运动转换 为直线运动力臂,第二传动部将第一传动部的直线运动力臂转换为圆周运动 力臂,第三传动部将第二传动部的圆周运动力臂转换为连杆的直线运动力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确调整多组波束形成网络的同步传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中,第一传动部包括与限位螺杆相啮合的螺母和 与该螺母固定连接的齿条;第二传动部包括至少一个变速齿轮,变速齿轮之 一与第一传动部的齿条相啮合;第三传动部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杆上的齿条和 一与该齿条相啮合的齿轮,组成齿条齿轮传动副,其齿轮与第二传动部的变 速齿轮之一相啮合以接受其输出力臂并转换为连杆的直线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确调整多组波束形成网络的同步传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部的齿条齿轮传动副直接共用所述连动装置的齿 条齿轮传动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调整多组波束形成网络的同步传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滑套固定于两个波束形成网络上,每个滑套均形成一 通孔,所述连杆穿过滑套的通孔实现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确调整多组波束形成网络的同步传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装置的齿条与固定在波束形成网络上的限位件活动连 接并受该限位件限定齿条继而连杆的直线运动位移量,以及限定齿条继而连 杆与连动装置的齿轮的啮合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65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电流、防水、耐高温电缆连接器
- 下一篇:双频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