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智能化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3932.2 | 申请日: | 2008-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吕锡武;周杏鹏;孙建荣;孔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00 | 分类号: | G01F1/0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污染 排放 总量 智能化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污染物的测量方法,尤其是特别涉及一种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智能化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重大转变,是保证实现“九五”期间和2010年国家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目标的需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污染物源监测性监测的结果为依托。随着总量控制工作的实施,污染源监测将由以往的浓度监测向总量监测转变,这就给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污水污染物总量监测为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总量控制目标的分解提供支持,为总量控制目标的考核、执法工作提供保障。目前我国对于污水污染物总量已采用在线自动监测的方法,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环境监测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环境监测信息化平台(设置在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信息化监测与管理终端、(排污)现场数据采集仪以及污染物在线测量仪表等;监测的基本步骤包括现场数据采集仪采集所在排污点在线测量仪表测得污水排放流量、COD(化学需氧量)、NH3-N(氨氮)等参数,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将数据发送到环境监测信息化平台,计算得到有关污染物总量数据,再由各个环境信息化监测与管理终端根据相应权限通过信息化平台获取相关数据。
鉴于水污染主要物的COD(化学需氧量)、NH3-N(氨氮)在线采集、测量一次通常需要几分钟到二三十分钟,且需消耗一定的重铬酸钾、硫酸亚铁或酸性高锰酸钾、草酸等氧化、还原剂及电能(按国标GB 11914-89做一次COD测量,氧化、还原剂及电能直接成本目前约需人民币7~8元);因此,目前我国环保行业对企业污水污染物排污总量在线监测普遍以4~6小时间隔采集排污口污水瞬时样本,由在线COD(化学需氧量)、NH3-N(氨氮)和pH(酸碱性)等仪器进行测量(4~6小时一次),再依据这些测量值乘以(该排污日)这段间隔时间内(由流量仪测得)的污水排放累积流量,计算得到这段间隔时间的COD、NH3-N和pH等参量的排放总量;或者用一个月内采集的全部COD、NH3-N数据(通常在120~180个左右)的算术平均值乘以这个月的累积污水流量得出该排污口的COD、NH3-N月排放总量。
因此,目前我国环保行业普遍采用的监测污水COD、NH3-N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方法存在如下不足:
1、排污总量的计算方式不科学
目前采用的计量方法是由在线COD、NH3-N等测试仪进行测量(4~6小时一次),再依据这些测量值乘以排污口这段间隔时间的污水排放累积流量,计算得到这段时间间隔COD、NH3-N等参量的排放总量。对于目前的采样方式,污水累积流量与污染物在线测量互相独立,且采样时间间隔较大(4~6小时),4~6小时中仅用一次污染物瞬时测量数据代表整个时间段的平均值参与排污总量计算,若污染物浓度变化较频繁,这种测量方法显然不科学。
2、排污企业很容易超标偷排、过量排放而逃避监测
由于目前水污染物的COD、NH3-N在线采集测量耗时长,成本高,每次测量间隔为4~6小时,排污企业很容易掌握监测采样的规律,这样排污企业利用一次在线测量后的一段时间进行高污染度污水的排放,环保数据采集仪则不能够监测到。
尽管可以在上述系统中采用实时或准实时在线测量仪表,以克服现有监测方法及设备的缺陷,但是困难不仅是实时或准实时在线测量仪表成本高,而且采用该类仪表,在技术上必须对现有系统进行更新改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现有的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及总量的科学有效的测量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克服现有污染物总量监测方法及装置存在的采样间隔时间长、难以科学准确地测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因而无法有效监测与监管排污企业超排、偷排行为的缺陷,通过采用科学的采样方法和缩短采样时间间隔,一方面污水样品能准确反映污水污染物排放的真实状况,提高采样的实时性和监测结果的科学与准确性;另一方面在保证排污总量监测准确的前提下,能减少相关指标的检测次数,有效地降低监测成本。使用本发明对现有的污染物总量监测系统进行改进,可以有效提高环保监控与执法水平。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智能化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流量计测量所排污水瞬时流量q(t)和累积流量Q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角镜头
- 下一篇:一种CO2硬化水玻璃砂添加剂及其造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