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默写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3679.0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0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龚建良;方亚琴;龚方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建良 |
主分类号: | G09B5/00 | 分类号: | G09B5/00;G09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默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育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默写方法。
背景技术
在每个人的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考验知识掌握程度的时刻。对于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方式是默写与考试。默写,对于学生、老师和家长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随着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当今社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默写场合,诸如: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所教的课程、课本中的生词、优美的段落会要求学生默写;有时,教师会要求学生家长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默写。
这种默写方式,通常是由教师或家长先朗读,然后由学生默写。它存在以下弊端:
①在很多时候,由于家长也有别的事情要做或者家长不在家中,因此常常会使学生不能按时得到默写。
②另外,由于每人对于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因此,常常会由于家长用不标准的语音朗读而导致学生不能理解或默写错误的情况。
③在有的家长本身也不理解或不了解学生所学的知识时,根本不能朗读,因此学生也不能得到默写。
④在默写很多内容的情况下,教师或家长常常会读得口干舌燥,甚至是喉咙沙哑。
⑤对于学生的默写,不同的领域,一般来说,需要不同的教师朗读。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弊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暂新的默写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默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了如下步骤:
①开始;
②初始化数据库;
③调用排序模块;
④调用语音引擎;
⑤按序播放;
⑥调用延时模块;
⑦延时结束时判断是否已放完当前记录;
⑧判断是否已放完全部记录;
⑨处理已读记录;
⑩结束。
上述步骤②初始化数据库中,数据库由要求默写的内容组成,每个内容为一个记录;数据库可采用EXCEL、SQL、ACCESS、XML、TXT文件,甚至是短信等可以承载信息的任何数据库;当然对应地,每个记录可为各种可识别的语音格式或者文本格式。
上述步骤③调用排序模块中,排序模块对于步骤②中的记录的排序方式可为:顺序、逆序、随机序。
上述步骤④调用语音引擎中,语音引擎可以是中文、英文、广东话等各种语种;同时,语音的发声可为男音、女音、机器模拟音等。
上述步骤⑤按序播放中,播放的记录次数可以按要求而设定。
当然,作为简化,上述步骤④完全可以不用,前提条件是:步骤②的数据库中的记录的格式为语音格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为:可以节省教师、家长、学生的宝贵时间并减少其工作量;可以避免因不会读或读错而造成误导学生;可以节省师资人员;使默写更具趣味性,不再枯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实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实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实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了如下步骤:
100、开始;
200、初始化数据库;
数据库的格式为EXCEL形式文件,表格的每一行为一个记录,每行第一列中分别输入一个中文词语;共输入10行10个词语;开始位置为A1单元格,结束位置为A10单元格。
300、调用排序模块;
排序模块对于步骤200中的记录的排序方式可为:逆序,从A10到A1单元格内的数据反向排列,本来在A1中的数据置入A10,本来在A10国的数据置入A1,其余依次类推;
400、调用语音引擎;
语音引擎采用中文的;同时,语音的发声可为男音;
600、按序播放;
完成上述步骤400后,开始读取A1中的词语,本步骤前对每个记录预设的播放次数为2次;
500、调用延时模块;
完成上述步骤400后,在进行600步骤的同时,调用延时模块;延时模块的延时长度可以预先设定;
700、延时结束时判断是否已放完当前记录;
当延时结束时,判断是否已放完A1中的词语满2次,若是的话,转入步骤800;反之继续返回步骤500,继续调用延时模块;
800、判断是否已放完全部记录;
判断是否已放完全部记录,因读完A1中的词语后,A2中有词语,故进入下一步骤;若已经全部读完的话,则结束此次播放,完成了默写任务。
900、处理已读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建良,未经龚建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6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