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流离心式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3110.4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9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张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2 | 分类号: | F16J15/4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3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流 离心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涡流离心式密封装 置,属于旋转密封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内冷辊之类的机械上使用的密封都是氟橡 胶密封,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1’-金属骨架,2’-防尘口,3’ -密封唇口,4’-收缩弹簧。这种密封的最高使用温度为140℃左 右,而实际环境温度常常高达300℃以上,因此密封体很容易高温老 化,而且密封唇口受水杂质侵蚀后容易磨损,使用寿命只有三个月 左右。一旦密封老化、磨损,冷却水将进入轴承座腔体内将油脂乳 化或水、油脂通过密封间隙同时排出,造成轴承在无油状态下旋转, 从而使圆柱滚子与轴承外圈摩擦严重,间隙增大,滚子易产生径向 跳动;更严重的是冷却水中的杂质结垢进入轴承内圆柱滚子与滚子 轨道之间隙中,减少了圆柱滚子的运动空间,增大了圆柱滚子之间 的摩擦阻力,会造成辊子卡阻。
检索发现,名称为《一种旋辊轴的离心式油封气密封装置》、专 利申请号98204704.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旋辊轴的离心式油 封气密封装置,该装置在旋辊轴上设置一种气封叶轮和油封叶轮, 与其相相连的密封体之间形成气体密封腔和油封腔,从而达到防止 气体泄漏的目的,其缺点是不耐高温,不能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在 高温环境中也能保证可靠密封的涡流离心式密封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涡流离心式密封装置包括制有内 孔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内孔两侧分别安装可调隔离外套和螺纹 调节压盖;所述可调隔离外套的一端为圆管状,制有外螺纹,另一 端制有径向分别朝内和朝外延伸的内挡边和外挡边;所述螺纹调节 压盖制有内螺纹,一端制有径向朝内的端挡边;所述可调隔离外套 的圆管端穿过端盖内孔后,与螺纹调节压盖的内螺纹旋合,通过外 挡边与螺纹调节压盖的端头对端盖构成夹持固定结构;所述可调隔 离外套的内孔中固定装有一组具有内延伸挡圈的碗型内隔套衬;所 述各碗型内隔套衬中分别安装与之间隙配合且具有外延伸挡圈的内 导流衬套,所述内导流衬套制有与辊轴紧配的内孔;所述各内导流 衬套的外延伸挡圈与对应的碗型内隔套衬的内延伸挡圈构成迷宫结 构。
这样,润滑油脂在内导流衬套和碗型内隔套衬之间的迷宫间隙 中将产生多级隔阻油膜,从而产生密封挡水效果。由于无需借助弹 性材料进行接触密封,因此本发明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使用。并且, 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迷宫结构热胀冷缩导致的配合间隙减小恰好 补偿了润滑油脂黏度的降低,从而可以保证在高温状态下依然具有 理想的密封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可调隔离外套内挡边制有端面排 油孔。这样有利于在高温传导热的作用下使油脂和气体能够混合进 入迷宫间隙,并外排,有效防止冷却水的进入。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内导流衬套的外圆制有与旋转 方向相反旋向的导流槽。当辊轴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反螺 旋的导流槽将产生外排涡流,进一步限阻冷却水的进入,使油脂和 水分离,达到理想的密封效果,并避免轴承迷宫腔内润滑脂的乳化, 使轴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完善是:邻近可调隔离外套一端的碗型内隔 套衬中安装单边截面为T型的内导流衬套,其它碗型内隔套衬中安 装单边截面为L型的内导流衬套。
总之,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冷却辊密封在高温条件下易 老化失效并导致轴承腔内油脂乳化的问题,避免了密封的频率更换, 保证了轴承能得到足够的润滑,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密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中的T型内导流衬套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实施例中的L型内导流衬套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调隔离外套、2-T型内导流衬套、3-L型内导流 衬套、4-碗型内隔套衬、5-螺纹调节压盖、6-端盖、7-排油孔、 8、9-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