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智能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2828.1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4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得利(常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G10K11/26;G10K11/2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35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智能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报警系统的报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终端智能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的终端报警器的发生器种类繁多,有采用压电的,也有用扬声器的。压电的发生器有频率高,频带窄,消耗电流小,在高频段能发出稳定声音的优点;但却由于压电片面积小,银层的特性使其发出的声压低,难以达到高声压报警的目的。而扬声器的发生器则频带宽,可以产生很高的声压,但振膜面积偏大,所需的能量高,需要消耗大量的电流。另外,号筒也是扬声器的一种,虽然号筒的功率大,效率高;但它却体积大,需要消耗大量的电流,并且声音在号筒中的传递损失大,造成最终输出的报警声压小。此外,现今的很多声控报警器跟闪光灯是分开的,需要外加线路进行连接,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功耗大,电流大,不能大量的应用于报警系统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以声光的形式进行报警的终端智能报警装置,本发明输出高的报警声压不但高,通过选择开关的控制还能发出不同的报警声。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终端智能报警装置,底座的上端连接一个号筒,报警信号发生器固定连接于号筒内,所述号筒下端设有下腔体,该下腔体的顶壁面上设有锥孔,号筒的迅响器位于该锥孔中,报警信号发生器为声光报警信号发生器,报警信号发生器固定连接于下腔体内,迅响器与报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号筒的上端面设有上腔体,一个与所述锥孔连通的导声筒位于该上腔体中,上腔体的底面均布有多个插接孔,一个外径小于上腔体直径的端盖固定于上腔体内,报警信号发生器的发光模块固定于端盖的上端面,端盖的下端面均布多个宽度呈上大下小的插接脚,端盖通过该插接脚插入上腔体底面的插接孔固定于号筒的上腔体中,端盖的下端面设有供导声筒插入的反射声腔,反射声腔的深度是这样设计的,当端盖与号筒插接固定后,导声筒上端与反射声腔顶壁之间有7-12mm的间距,所述号筒的上腔体的底面为一个锥面,该底面的上表面与该底面下端的径向平面形成的夹角α为150°-152°;所述号筒上腔体的内圆周面为一个锥面,该内圆周面与该内圆周面下端的径向平面形成的夹角β为93°-100°;所述导声筒的内圆周面为锥面,内圆周面与导声筒下端的径向平面形成的夹角γ为92°-95°,导声筒的外圆周面为一个锥面,该外圆周面与导声筒下端的径向平面形成的夹角φ为91°-93°;所述端盖的下端面的反射声腔的圆周面为一个锥面,该圆周面与端盖下端径向平面形成的夹角λ为81°-83°。
所述号筒的下腔体的顶壁面设有连接柱,一个支撑报警信号发生器的下端盖通过螺钉紧固于连接柱上。
所述报警信号发生器包括用于产生报警电压信号的微控制器;以及一开关信号转换模块,该开关信号转换模块接收来自于报警系统的检测装置输出的开关信号,并将该信号转换为电压输出到微控制器;以及一个与微控制器连接的用于输出脉冲信号的选择开关,将选择开关的触点置于不同的选择位,可输出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以及一个与微控制器输出端电连接的信号放大模块,该信号放大模块接收来自于微控制器输出的报警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到与迅响器;以及一个与报警系统的检测装置的开关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的发光模块。
所述开关信号转换模块通过一个整流模块与报警系统的检测装置输出端连接。
所述发光模块还与微控制器的脉冲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信号放大模块为一个三极管。
采用了上述方案,报警信号发生器为声光报警信号发生器,迅响器与报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报警信号发生器能同时发出声、光的电信号,其中声信号通过号筒的迅响器传出,光信号则通过其发光模块表现。号筒的上端面设有上腔体,一个与所述锥孔连通的导声筒位于该上腔体中,通过该锥孔以及导声筒能使从迅响器中发出的声音集合后发射出去,有利于减小声能的损失,提高声压的强度。一个外径小于上腔体直径的端盖固定于上腔体内,端盖的下端面均布多个宽度呈上大下小的插接脚,当端盖与上腔体连接后,端盖与上腔体的腔底之间的间隙形成扩声口,以便于声音从这些扩声口传出。端盖通过该插接脚插入上腔体底面的插接孔固定于号筒的上腔体中,端盖与号筒的连接方便且简单。端盖的下端面设有供导声筒插入的反射声腔,反射声腔的深度是这样设计的,当端盖与号筒插接固定后,导声筒上端与反射声腔顶壁之间有7-12mm的间距。从号筒的导声筒中输出的报警声进入反射声腔中,报警声音在反射声腔中多次进行反射及叠加,这样能使声压提高6-10dB。报警声通过集中后进行反射叠加最终使其声压提高后,利于降低报警信号发生器消耗的电流,通过实验验证,报警信号发生器的电流可以控制在100mA以下,不但利于节约能耗,同时也利于报警信号发生器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得利(常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汉得利(常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涂层式NiTi记忆合金脊柱侧凸矫形装置
- 下一篇: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