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机中的加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2714.7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7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顾济林;张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1/00 | 分类号: | B04B11/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2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机 中的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离心机,尤其涉及到需要观察进料或需要防爆的离心机中的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离心机是利用转鼓旋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来实现悬浮液、乳浊液及其它非均相物料的分离或浓缩的机器。其结构通常包括:加料装置、分离装置和出料装置,其中:加料装置通常都比较简单,我们经常见到的加料装置有的仅仅是一根金属管,有在金属管的基础上加上一段用于观察物料流的玻璃管。事实上,加装的这段玻璃根本起不到观察物料流动的作用,因为随着物料的不断进入,玻璃管很快就被物料遮盖住,尤其是对于一些有一定的粘度或者有颜色的物料。此外,随着国内外化工、制药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很多高危险性的物料需要用离心机对其进行分离,而目前的离心机由于没有防爆功能,因此不能用于分离高危险性的物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爆功能、可使离心机分离高危险性物料的离心机中的加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离心机中的加料装置,包括:进料管,离心机的进料口上设置有与之相通的加料筒,加料筒的盖板上设置有辅助筒,所述的进料管穿设在辅助筒的盖板和加料筒的盖板中,辅助筒与加料管之间形成充液腔,所述的加料筒的盖板上设置有与加料筒相通的过料孔,辅助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辅助管,辅助管与充氮阀相连通。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进一步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监视物料流动的离心机中的加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进一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加料筒的筒壁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所述的过料孔为斜孔,过料孔的过料方向对着观察窗;所述的辅助管还与冲洗阀相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充氮装置,在离心机对高危险性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时,可往离心机转鼓中通入氮气,将转鼓中的空气排出,从而起到达到防爆的目的;另外,本发明还设置有观察窗以及与观察窗相配合的冲洗设施,使得观察窗始终保持清晰可见,这样就可以随时监视即将进入转鼓的物料的流动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安装有本发明的离心机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1、加料管,2、充氮阀,3、充液腔,4、冲洗阀,5、过料孔,6、加料筒,7、扳手,8、底座,9、扳手,11、盖板,12、辅助筒,13、盖板,14、辅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离心机中的加料装置——其在离心机中的位置参见图4所示,包括:进料管1,离心机的进料口上设置有底座8,底座8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口相通的加料筒6,加料筒6的盖板11上设置有辅助筒12,所述的进料管1穿设在辅助筒12的盖板13和加料筒6的盖板11中,辅助筒12与加料管1之间形成充液腔3,所述的加料筒6的盖板11上设置有与加料筒6相通的过料孔5,辅助筒12的筒壁上设置有辅助管14,辅助管14与充氮阀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料筒6由钢化玻璃管构成,可耐200度的高温,所述的过料孔5为斜孔——冲洗时用作冲洗通道,加料筒6的对着过料孔5过料方向的局部筒壁形成观察窗,所述的加料管1的下端位于观察窗的视线范围内;所述的辅助管14还与冲洗阀4相连通。实际制作时,可采用一个三通将辅助管14与充氮阀2和冲洗阀4连通。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在离心机需要对高危险性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时,可将充氮阀2接上氮气管,通过辅助管14、过料孔5和加料筒6向转鼓中充入氮气,将转鼓中的空气排出,从而达到防爆的目的,如果想观察物料的流动情况,还可将冲洗阀4接上水管,然后,启动离心机工作;在离心机的工作过程中,通过扳动充氮阀2的扳手9,定期打开充氮阀2,并保持不断充氮,让氮气通过辅助管14、过料孔5和加料筒6进入转鼓,向转鼓中补充氮气,使转鼓中的氮气保持微正压;并可通过扳动冲洗阀4的扳手7,打开冲洗阀4,并持续一段时间,使水流沿着辅助管14流向过料孔5,由于过料孔5的过料方向对着观察窗,水流在通过过料孔14时对观察窗形成冲刷,直至将观察窗上的物料冲洗掉,使观察窗保持清晰可见,这样就可以随时监视即将进入转鼓的物料的流动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