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里昂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2590.2 | 申请日: | 200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金山 |
主分类号: | F25B45/00 | 分类号: | F25B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里昂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里昂回收装置,尤其涉及对氟里昂回收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一些制冷设备如空调、冰箱,多采用氟利昂做制冷剂。如这些设备出现压缩机、冷凝器或蒸发器等器件故障,需要维修时,均需要将设备中的氟利昂释放。以往,大多是直接排放,氟利昂释放到大气中,会破坏臭氧层是众所周知的,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国际、国内的环境保护组织、管理部门对此高度重视,为此,有人开发出氟利昂的回收装置,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申请号为“200610140825.9”,名称为“制冷剂回收再利用机”,申请号为“200520014712.5”,名称为“便携式制冷剂回收机”的专利技术,它们采用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的回路对被修设备中存留的氟利昂进行了有效地回收,将被维修设备中的氟利昂收集到钢瓶中,从而可循环再利用。其中“便携式制冷剂回收机”的技术内容中还解决了回收机自身残留的所回收的氟利昂的问题,很好地解决了不同组分制冷剂混合后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但以上专利技术在应用中存在一个工作时间短的问题,因为压缩机长时间运行易发生过热,压缩机的过热会使其润滑的冷冻油浓度变稀,碳化而产生渣渍,从而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压缩机长时间工作过热时,需停机,待冷却后才能继续工作,会造成不能连续回收氟利昂的问题,对于一些大型的制冷设备或维修工作量大的场合,需要回收设备能连续性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使压缩机温度保持在一个合理数值上,从而能延长压缩机工作时间,确保一次性、连续地将被维修设备中、回收设备自身中残存的制冷剂抽尽的氟里昂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控制器和相互连通的含进口、电磁阀SV1、电磁阀SV2、电磁阀SV3、四通阀、压缩机、冷凝器、油气分离器、止回阀、出口等部件构成如下回路;进口、导通的电磁阀SV1、四通阀的ab口、压缩机、四通阀的cd口、冷凝器、导通的电磁阀SV2、截止的电磁阀SV3、出口形成回收回路;截止的电磁阀SV2、冷凝器、四通阀的bd口、压缩机、四通阀的ac口、截止的电磁阀SV1、导通的电磁阀SV3、出口形成清空回路;所述各阀分别与控制器相连,它还包括一压缩机冷却回路,冷却回路将出口与压缩机吸气端相连,在冷却回路上设有电磁阀SV5,电磁阀SV5连接控制器。
在压缩机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能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压缩机过热的数据的指令所述电磁阀SV5执行导通动作,压缩机温度恢复合理温度后指令所述电磁阀SV5执行截止动作。
本发明在氟里昂回收回路上设置了一个冷却回路,在压缩机长时间工作过热时,引流一部分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进口,以降低压缩机温度,防止其中润滑的冷冻油浓度变稀,碳化而产生渣渍,对压缩机使用寿命的影响。为提高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在压缩机上设置了一个温度传感器,当传感器检知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大于一个设定值时,与其相连的控制器根据该数值向喷射电磁阀SV5发出导通指令,液态制冷剂从出口前部通过喷射电磁阀SV5进入压缩机吸气端,进行蒸发吸热,降低压缩机的温度;温度降低后,传感器检知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达到工作要求值时,通过控制器指令喷射电磁阀SV5截止,压缩机继续工作。本发明设置了冷却回路后,能确保压缩机长时间正常工作,对于一些大型被维修设备,能一次性回收尽其中的制冷剂。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是出口,2是进口截止阀,3是进口,4是止回阀,5是过滤器一,6是过滤器二,7是冷凝器,8是四通阀,9是低压开关,10是油分离器,11是温度传感器,12是气液分离器,13是压缩机,14是高压压力开关,15是废油排出口,16毛细管,17出口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金山,未经朱金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