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离心铸造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21923.X | 申请日: | 2008-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江沛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钢宝轧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3/00 | 分类号: | B22D13/00;B22D13/10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5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离心铸造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心铸造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离心铸造机。
背景技术
离心铸造机有立式和卧式之分,并且都能适用于铸造大规格的辊环铸件,但立多离心铸造机与卧式离心铸造机的结构是不同的,对此可以由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741697Y公开的立式离心铸造大中型复合轧辊设备和由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855589Y公诸的离心铸造机得到印证。作为上述两项专利技术方案的后者即为卧式离心铸造机。该种结构的卧式离心铸造机可由图1所示。包括动力传动机构1,托轮2和用于设置托轮2的机座3,托轮2表现为两轮同轴,优点是结构简单、装配调整方便,例如可减少机座3的数量,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同轴的一对托轮2外径磨损不一致时,托轮2之间的线速度差会造成冷型振动甚至移位,托轮2的侧壁与冷型磨损,不仅影响毛坯(坯件)质量,而且还影响冷型和离心铸造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各个托轮转速一致而藉以避免因托轮之间的线速度差而引发冷型振动乃至位移的情形,以及避免托轮侧壁与冷型摩擦而有利于确保坯件质量、保护冷型和铸造机的卧式离心铸造机。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卧式离心铸造机,它包括动力传动机构、一组托轮和用于设置托轮的机座,所述的一组托轮中的每一个托轮以各自构成独立的轮系而设置在相应的一对机座上,并且一组托轮中的其中一个托轮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联结。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托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托轮呈彼此对应并且保持平行的两列设置,每列具有一对托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传动带和从动轮,主动轮固定在电机的电机轴上,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上,从动轮与所述的一组托轮中的其中一个托轮的托轮轴固定。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机座包括轴承座、轴承座盖、轴承和端盖,轴承座盖固定在轴承座的上部,轴承设在轴承座上,端盖分别与轴承座盖、轴承座固定。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已有技术中的一组托轮两轮同轴的轮系改为独立的轮系,因而能保证各个托轮转速一致,避免各托轮之间的线速度差而致冷型振动乃至移位;能缓解托轮侧壁与冷型的摩擦程度而有助于保护冷型及确保坯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中的卧式离心铸造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卧式离心铸造机的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还在图2中示出了开设于地坪4上的地坑41,这表明本发明结构的卧式离心铸造机适用于地坑中,一组托轮2的数量为四个,这四个托轮2之间并不采用轴联结,这里所称的轴联结例如两个托轮2同轴。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四个托轮2是彼此独立的,因而各自构成为独立的或称单独的轮系(托轮关系)。每个托轮2通过托轮2两侧中央部位所延伸的托轮轴21而可旋转地设在一对机座3上。由于本例采用的托轮2的数量为四个,因此四个托轮2呈二二对应并且保持平行地设置成两列。四个托轮2中的其中一个托轮2则与动力传动机构1传动联结,动力传动机构1的电机11通过电机座固定在地坑41中,电机11的电机轴111上固定主动轮12,主动轮12上套设传动带13的一端,而传动带13的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14上,为了对传动带13实施保护,还加设有护罩15。对于上面所述的主、从动轮12、14,既可以使用皮带轮,也可以使用链轮,同例,传动带13既可以是皮带也可以是链条,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择前者,即由皮带轮担当主、从动轮12、14,由皮带担当传动带13。
请继续见图2,四个托轮2所拥有的机座3有八个,每个托轮2分配一对机座3,所有机座3均设在地坑41中。具体是:用固定螺栓311将轴承座31与地坑41固定,将托轮2的托轮轴21置入设在轴承座31上的轴承33中,轴承33设在轴承座31上,用第一螺钉321将轴承座盖32与轴承座31固定,用第二螺钉341将端盖34分别与轴承座盖32和轴承座31固定。当要更换托轮2和/或轴承33时,只要松启第一、第二螺钉321、341,移去轴承座盖32和端盖34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申请人例举的托轮2的数量为四个,但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到六个或八个,例如当所要加工的辊环较长时,则可以成对增加托轮2的数量,反之亦然。
请见图3,当使用本发明时,将冷型5(也称铸型)吊运至本发明的一组(四个)托轮2上,冷型5的冷型环形槽51与托轮2接触,由钢水包6内的钢水引入安装在滑车7(也称移动小车)顶部的浇杯8,经浇道81进入冷型5,与此同时,电机11工作,带动一组托轮2中的其中一个托轮2运动,冷型5随之运动,由冷型5的运动带动其它托轮2运动。由此而知,本发明在应用过程中表现为单轮驱动,即由主动轮12驱动冷型5,再由冷型5驱动其余三个托轮2,从而能使四个托轮2转速一致,转速一致能够避免托轮2之间的磨损差异,因而不会出现速度差的问题,从而能全面消除申请人在背景技术栏中所提及的已有技术的各个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钢宝轧辊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钢宝轧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流循环发酵普洱茶的方法
- 下一篇:翻板串联式轮胎分级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