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超静定液压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1431.0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3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文;王建武;赵继云;王启广;陈世其;赵亮;陈为民;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静定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支架,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矿山井下大采高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的双层超静定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的支护是矿山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我国煤矿中使用的支护设备主要有单摆杆机构液压支架、四连杆机构液压支架等单层结构形式的支护设备,例如由中国矿业大学出板社于2007年01月出版的“十五”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矿山机械》一书中关于支护设备内容。上述单层结构形成的液压支架存在的问题:一是每次选用液压支架时,要经过重新设计、样架的试制,样架的性能检测,通过检测合格后,才能取得安标证书等一个繁琐循环过程,其效率相当低下。另一方面,由于煤层高度较高时,用单层液压支架无法达到支护高度要求,一般采用放顶煤液压支架进行开采或分层开采,但放顶煤开采方法无法保证煤炭资源的回采率,而且通过考察放顶煤开采工艺的回采率很低,大量的煤炭资源不能开采出来就浪费掉了。使用分层开采时,其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也是一次性开采和消耗能源,如何有效地把有限的煤炭资源全部开采出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了做到这一点,进行新技术产品的研制,改变现有液压支架的技术结构和开采高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能源战略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支护效果好,可实现一次性大采高的双层超静定液压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双层超静定液压支架包括底座,顶梁,与顶梁相连的上前梁,上前梁千斤顶,液压立柱,液压支架动作的液压控制阀组件和推移装置,所述的顶梁与底座之间设有中梁,中梁与顶梁之间设有倾斜排列的刚性立柱或液压立柱,中梁与顶梁的尾部之间铰接有后板或连板机构;中梁与底座之间设有倾斜排列的刚性立柱或液压立柱,中梁与底座的尾部之间设有后板或连板机构,中梁的前端铰接有下前梁,其下部设有围绕与下前梁铰接轴摆动的下前梁千斤顶;中梁和底座上设有增强刚性的过桥箱。
所述中梁与顶梁之间倾斜排列的刚性立柱或液压立柱两两相对呈V字形或呈八字形倾斜设置,共为八根,分两排对称设置,其上端与顶梁铰接,其下端与中梁铰接;所述中梁与底座之间倾斜排列的刚性立柱或液压立柱两两相对呈八字形或呈V字形倾斜设置,共有八根,分两排对称设置,其上端与中梁铰接,其下端与底座铰接;所述的上前梁上分别设有上伸缩梁和控制上伸缩梁移动的上伸缩梁千斤顶;所述的连板机构铰接在顶梁或中梁上的尾梁和铰接在中梁或底座上的连板构成,尾梁与连板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的液压控制阀组件设在过桥箱上;所述的下前梁上分别设有下伸缩梁和控制下伸缩梁移动的下伸缩梁千斤顶;所述的顶梁上设有侧护板及侧护板千斤顶和弹簧复位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支架实现了模块化设计,可在一个缸径模块范围里完成设计后、以最高支架高度覆盖低高度支架,不用再进行每一个规格的设计、试制、检测、取证等繁琐工作,这样大大缩短了生产的周期。
2)支架可实现集成块装配生产,比如刚性立柱和液压立柱的长度是按照系列化设计,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长度,可分别设于上层或下层,各部件制成标准件,可进`成块装配,及时满足煤矿的需要。
3)支架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各部件可形成生产线,以实现大规模快速、有效地生产,达到满足煤矿大规模推广液压支架的目的,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我国煤矿综合采煤机械化的水平。
4)该支架可使用于大采高的综采工作面,也可使用于大采高的炮采工作面;可用作轻型支架,也可用作重型支架,其结构简单,综合采煤机械化水平高,稳定性好,使用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例施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梁-1,上前梁-2,下前梁-9,上伸缩梁-3,下伸缩梁-11,刚性立柱-4,上前梁千斤顶-5,下前梁千斤顶-10,上伸缩梁千斤顶-6,下伸缩梁千斤顶-12,后板-7,中梁-8,液压控制阀组件-13,尾梁-14,连板-15,底座-16,过桥箱-17,液压立柱-18,推移装置-19,刮板输送机-2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