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准二级循环双向补气的闪蒸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21277.7 | 申请日: | 2008-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4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顾卫平;李国强;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F25B40/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01江苏省无锡市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二级 循环 双向 补气 闪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准二级循环双向补气的闪蒸器,在寒冷地区制热和制冷时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风冷热泵系统,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制热方式,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华南等非采暖地区得到了应用。但在我国黄河流域、华北地区等广大的采暖地区,在寒冷的冬季,由于压比大,制冷剂流量低,传统风冷热泵系统的制热能力大幅度衰减,无法满足供热采暖的要求,也无法可靠运行。传统的风冷热泵空调系统一般只能在-5℃以上的环境下使用。现有的采用闪蒸器中间补气的空气源热泵仅在制热时补气,提高系统的制热性能,可工作在-15℃左右的环境下。但由于中间补气口的存在,使得制冷时的能效有一定的降低。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既能够提高系统的制热性能,又能够提高系统的制冷性能的节能环保型风冷热泵系统。但现有的闪蒸器因结构问题,只能实现单向补气。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准二级循环双向补气的闪蒸器。增加了热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拓展了热泵系统使用范围;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制热及制冷性能。又使结构简化,成本降低。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闪蒸器本体上设置气管与液管,其特征是:闪蒸器本体包含一密封的空间;所述气管的内端位于闪蒸器本体内的上部,气管的外端位于闪蒸器本体的外面。
所述气管安装于闪蒸器本体的顶部或底部或侧面。所述液管的内端位于闪蒸器本体内的底部,液管的外端位于闪蒸器本体的外面。
所述液管安装于闪蒸器本体的底部或顶部或侧面。所述液管的内端面为斜面。所述液管包括第一液管及第二液管。
本发明应用于准二级循环双向补气的热泵系统中,作为双向补气闪蒸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闪蒸器本体1是一个密封的空间,材料可以是钢或紫铜。气管2可以在闪蒸器本体1的最上部引出,见图1。
或者,将气管1插到闪蒸器本体1内的上部后再从所需部位引出,这时要求在保证出气通畅的前提下,气管1尽量插到闪蒸器本体1的上部。气管2的材料可以是钢或紫铜管,见图2。
所述液管包含第一液管3与第二液管4,所述第一液管3与第二液管4的内端应当伸至闪蒸器本体1内的下部,其外端再从闪蒸器本体1的顶部引出,见图1。
或者,将第一液管3、第二液管4的内端插到闪蒸器本体1内的下部后,其外端再从所需部位(如:闪蒸器本体1的底部)引出,见图3;这时要求在保证进出液通畅的前提下,第一液管3、第二液管4尽量插到闪蒸器本体1的最下部。第一液管3与第二液管4的材料可以是钢或紫铜管。
本发明应用于准二级循环双向补气的热泵系统中,作为双向补气闪蒸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介质陶瓷材料
 - 下一篇:高压隔离开关静触指安装、拆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