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液脱湿高炉鼓风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657.9 | 申请日: | 2008-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0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松;曹熔泉;殷勇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B9/16 | 分类号: | C21B9/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11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 高炉 鼓风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溶液脱湿高炉鼓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鼓风脱湿环节和溶液再生环节;鼓风脱湿环节中,过滤器(1)的出口通过风管与风机(2)相连,风机(2)出口与除湿器(3)鼓风入口相通,除湿器(3)空气出口与除雾器(4)接通;溶液再生环节中,除湿器(3)稀溶液出口与稀溶液储液桶(5)的进口相接,稀溶液储液桶(5)出口分两路,一路与浓溶液储液桶(9)出口管路相通,另一路与溶液泵(12)衔接;溶液泵(12)另一端与热交换器(6)的进口相接,热交换器(6)稀溶液出口分为两路,一路先经过烟气集热器(7)再与废热溶液再生系统(8)相接,另一路经过调节阀(17)直接与废热溶液再生系统(8)相通;废热溶液再生系统(8)浓溶液出口与热交换器(6)浓溶液进口相接,热交换器(6)浓溶液出口与浓溶液储液桶(9)相通,浓溶液储液桶(9)的另一端和稀溶液储液桶(5)出口的一路管道经过三通与溶液泵(11)相连;溶液泵(11)的出口与冷却器(10)相通,冷却器(10)的另一端与除湿器(3)浓溶液入口连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脱湿高炉鼓风装置的溶液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再生环节实现两种溶液再生方法:除湿后的稀溶液从除湿器(3)流入稀溶液储液桶(5),经稀溶液泵(12)提压后与再生后的浓溶液在热交换器(6)中换热后,一方面在烟气集热器(7)中被炼铁厂的高炉废热烟气加热,提升其表面的蒸汽压后送入废热溶液再生系统(8)中与环境空气发生热质交换,实现溶液侧热源溶液再生;另一方面送入废热溶液再生系统(8),直接与高炉烟气发生热质交换,实现空气侧热源溶液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6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切割保护膜
- 下一篇:基于激光图像处理的水下焊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