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喷无纺布加工机的复合成型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639.0 | 申请日: | 2008-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3/00 | 分类号: | D04H13/00;D06M17/00;B32B37/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9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纺布 加工 复合 成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喷无纺布加工机的复合成型机构,用于将熔喷无纺布加工机的熔融挤压机构与短纤维输送机构相互配合而得到的熔喷纤维层包络形成熔喷无纺布成品。
背景技术
熔喷无纺布是由国外率先开发的无纺织产品,由上、下两层微薄的富有气孔的无纺织纤维布层和居于无纺织纤维布之间的与无纺织纤维布层粘连在一起的含有热熔融粘合纤维层(习惯称熔喷纤维层)构成,从结构而言表现为三明治(sandwich)形式。这种熔喷无纺布产品在厚度方向上压缩时的压缩变形性和释放时的可恢复性极为优异,作为片材整体具有无可挑剔的极致的蓬松性、弹性、透气性、保暖性,因而受到服装行业的青睐。例如:当将熔喷无纺布作为诸如羽绒服装、羽绒被褥之类的产品的垫材(也称衬里或内衬)使用时,其透气性、保暖性等比天然羽绒更为理想。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尚无用于加工熔喷无纺布的专用设备,又由于国外公司为了保障熔喷无纺布产品在我国的市场优势而力免出口成套设备,甚至在文献中如美国专利US5508102、US4931355、US4755178、US4623576、US4604313等对成套熔喷无纺布设备的披露程度十分有限,因此,目前我国的服装、床上用品生产企业所使用的熔喷无纺布只能无奈地依赖进口,价格受控及不稳定因素较大,有失服装、被褥的最终产品竞争优势。鉴此,有必要从产业自主的角度予以突破。申请人进行了探索,已经开发出了结构简练且配置合理、使用和维护要求不苛刻、价格低廉、能满足工业化批量生产熔喷无纺布要求的熔喷无纺布加工机(另有专利申请)。作为整机,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即:熔融挤压机构和短纤维输送机构以及复合成型机构。熔融挤压机构的职责是将塑料粒子加工成热熔融纤维;短纤维输送机构的功用是将短纤维引渡到熔融挤压机构的喷丝头前方并且迫使短纤维与热熔融纤维汇合形成熔喷纤维层;复合成型机构的任务是将无纺纤维布与熔喷纤维层包络形成熔喷无纺布成品。在上述三个机构中,复合成型机构的设计要求相对严格,例如:必须保证无纺纤维布与熔喷纤维层包络可靠而彼此不脱壳;一对上、下复合辊能适应对不同克重的或称不同厚度的熔喷纤维层进行有效复合;一对上、下复合辊的进布口一侧的中心必须确保对准熔融挤压机构的喷丝头的喷丝咀中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可靠地使无纺纤维布与熔喷纤维层络合、可适应对不同厚度的熔喷纤维层进行复合、能保障一对上、下复合辊的进布口一侧的中心高度与熔融挤压机构的喷丝头的喷丝咀中心位置相一致的熔喷无纺布加工机的复合成型机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熔喷无纺布加工机的复合成型机构,它包括机架、一对设在机架上部偏前端的保持上下平行关系的并且还彼此传动联结的上、下复合辊、一枢设在机架上部偏后端的用于将上、下复合辊复合成型后的熔喷无纺布成品收集的成卷辊、一设在机架上的与上、下复合辊中的任意一个复合辊传动联结的复合辊驱动装置以及一设在机架上的与所述的成卷辊传动联结的成卷辊驱动装置,特点是:还包括有一轴座支架和一对用于与抽真空装置实现管路联结的上、下引气管,该轴座支架设置在轴座支架调整装置上,轴座支架调整装置设在所述的机架的上部偏前端;一对上、下引气管以上下平行关系地设置在轴座支架上,在上、下引气管的长度方向上各开设有至少一道位置彼此对称的通气口,并且,上引气管可上、下调整地设置在轴座支架上;所述的上、下复合辊分别以空套形态地枢置在上、下引气管上,并且在上、下复合辊的辊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的通气口相通的用于将空气吸入到通气口中去的吸气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轴座支架的宽度方向的对应两侧各向上延设有一龙门架,所述的上引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一对调整座固定,而一对调整座与龙门架的彼此相对应的左右内壁滑配,并且,一对调整座的顶端各与设置在龙门架顶部的调整件固联,所述的下引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管座固定,而一对管座在对应于所述的调整座的下方与龙门架固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轴座支架调整装置包括一手轮轴、一对传动伞齿轮、一手轮、两对蜗轮箱、一对蜗杆轴以及一对蜗杆轴伞齿轮,手轮轴的两端枢置在机架的对应两侧,一对传动伞齿轮固设在手轮轴上,手轮固定在手轮轴的任意一端,两对蜗轮箱分别在对应于所述的轴座支架两端的四个角部的下方与机架固定,每一对蜗轮箱由一蜗杆轴传动联结,每根蜗杆轴上固设一蜗杆轴伞齿轮,各蜗杆轴伞齿轮与对应的传动伞齿轮啮配,所述的轴座支架的四个角部分别与两对蜗轮箱的调整螺杆的顶部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卸式自卸车斗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数据传输的同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