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式铝工业炉炉内铝液连续测温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631.4 | 申请日: | 2008-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4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华;何雷;陈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能炉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1/00 | 分类号: | F27D21/00;F27D21/04;G01K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21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工业炉 炉内铝液 连续 测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铝液温度,具体涉及固定式铝工业炉炉内铝液连续测 温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铝加工行业的熔炼、保温炉上需要对铝液温度进行测量及控制,减 少铝液氧化及烧损。铝工业炉设备上,由于铝液本身有较强的侵蚀性,加 之频繁的炉内装料、精炼、扒渣等作业,测温热电偶的设置方式一直是一 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目前常用的做法有两种,第一种测温方案是在炉内壁上适当位置设置 一个“凹”孔,测铝液热电偶斜插在凹孔内,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炉内作 业带来的碰撞问题,但由于铝渣的大量堆积,测温准确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其测温精度不高,实用性很差。
另一种方法是在炉外壁上设置一个气缸驱动的进退机构,测温热电偶 与该进退机构相连,热电偶斜插进入炉内测量铝液温度,该机构进退动作 可自动或手动控制,这种测温方法操作较为灵活,同时又直接进入炉膛内 部测温,测温精度较高,同时还解决了铝渣问题,在欧美国家及国内高水 平配置的铝工业炉上有很多的应用。但这种方式只能采用强度较高的金属 测温保护套管,以避免气动进退时发生折断现象,这种保护套管平均使用 寿命只有7~10天,因此,实际应用中需要经常更换,工作量大,使用成 本较高。
综上所述,以上做法均存在着一定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式铝工业炉炉内铝液连续测温的结构, 以监控铝液温度的变化情况,为优化工艺提供第一手技术资料。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固定式铝工业炉炉内铝液连续测温的结构,特点是:炉的流口砖外移, 炉内放流口处局部形成一凹孔;在流口砖上方的浇注料横梁上设有倾斜的 测温孔,倾斜的测温孔与液面接触处开有大凹孔,所述倾斜的测温孔由外 向内呈喇叭状结构,外小内大,喇叭状孔直径约Φ100~Φ200mm左右,测 铝液温度的热电偶沿倾斜的测温孔斜插插入流口的铝液深部,热电偶套有 测温保护套管,所述热电偶的头部位置以炉的内壁为界,热电偶的根部在 炉外与炉的外壁相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的固定式铝工业炉炉内铝液连续测温的结构,所述热 电偶的测温保护套管为金属测温保护套管,或者为非金属测温保护套管, 非金属测温保护套管具体为碳化硅类保护套管。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固定式铝工业炉炉内铝液连续测温的结构,所述 倾斜的测温孔与水平面呈35°~60°的夹角,最终的倾角根据炉墙厚度调整 确定。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将热电偶直接放置安装,能够在炉内连续直接检测铝液温度, 能对加热过程中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监控并参与温度控制,显著优化了工 艺。利用流口处的铝液流动性特点,有效消除了铝渣堵塞现象,测温数据 的真实性非常之好。其结构设计新颖、安装方便、测量结果准确、使用灵 活寿命长,大大降低了热电偶装置的运行成本;且自动化程度高、维修容 易,可广泛应用于铝加工行业的熔炼、保温炉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技术方案测温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能炉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能炉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6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