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编机的导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630.X | 申请日: | 2008-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其;赵志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敏其 |
主分类号: | D04B27/10 | 分类号: | D04B2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3161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编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的导纱装置,属于针织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提花方式,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工作噪音大,花型简单,已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花型变换要求,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目前,至少具有一个梳栉的经编机的导纱装置由压电弯曲变形机构和导纱针连接而成,导纱装置的提花导纱过程是通过外部电路的控制,使其上部的压电弯曲变形机构向一侧弯曲变形,继而带动导纱针下端向另一侧产生偏移而实现的。压电弯曲变形机构的主体是由两压电陶瓷片分别复合在中间基片的两侧构成,目前,中间基片一般采用传统的矽钢片,其质量较重,抗疲劳强度较小,弯曲变形的动作灵敏度、使用寿命、稳定性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编机导纱装置,该导纱装置质量轻、稳定可靠,安全系数更高,使用寿命长、能耗低。
本发明经编机的导纱装置,包括压电弯曲变形机构和与其连接的导纱针,所述压电弯曲变形机构的主体由两压电陶瓷片分别复合在中间基片的两侧构成,所说的中间基片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所说的压电弯曲变形机构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基片的两侧表面涂覆有内绝缘层,两压电陶瓷片的内侧表面分别涂覆有内导电层,两压电陶瓷片外侧表面分别依次涂覆有外导电层和外绝缘层,从内导电层、外导电层分别引出四个电极联接驱动控制电路,这样驱动控制电路只须提供一组高低电压,就能实现导纱针的至少一个针距的偏移,提高了安全系数。
导纱针与压电弯曲变形机构之间的连接可采用塑料接插件,进一步的减轻整个导纱装置的重量,降低能耗和提高安全性,还便于更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基片,抗疲劳强度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使导纱装置重量减轻;与采用传统矽钢片作为基片的变形机构相比,其使用寿命可提高80%以上。
2.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动作时,能量的消耗减少,驱动电路中可省去30%以上的电流能耗。
3.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基片,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特性,在加工时,可以减少很多高温、腐蚀条件的限制。
4.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基片,由于其强度大,动作灵敏度高,在弯曲变形时,工作更加稳定,而且失电时,又能迅速恢复原始位置。
上述发明的实现,必须在至少带有一个梳栉的经编机上,其导纱针在驱动电路的作用下,能实现至少一个针距的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压电弯曲变形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导纱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上述图中,1和1’为内绝缘层,2和2’为内导电层,3和3’为压电陶瓷,4和4’为外导电层、5和5’为外绝缘层,6、6-1、6-2、6-3为四个电极,7为中间基片,8为驱动控制电路,9为电变形机构,10为导纱针,11为底座,12为塑料接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2所示,压电弯曲变形机构9的一端浇注于底座11上,其另一端通过塑料接插件12与导纱针10连接。在压电弯曲变形机构中,如图1,压电陶瓷片3、3’采用同极性安装于中间基片7上;压电陶瓷片3的两个表面镀有内外导电层2、4;另侧压电陶瓷片3’的两个表面分别镀有内外导电层2’、4’。中间基片7是碳纤维材料,在其两侧表面镀有内绝缘层1和1’,从内2导电层、外导电层4分别引出电极6和6-1,从另侧内导电层2’、外导电层4’分别引出电极6-2,6-3。电极6、6-1、6-2和6-3分别引出导线X1、X2、X3、X4。压电各导线X1、X2、X3、X4与驱动控制电路8连接。驱动控制电路工作时,使X1~X4的电压值在Vpp和LGND之间切换,当X1=Vpp时,X3=LGND,X4=Vpp时,X2=LGND;当X1=LGND时,X3=Vpp,X4=LGND时,X2=Vpp,即当内外导电层2、4形成正电势差,压电陶瓷片3向左侧弯曲,另侧的内外导电层2’、4’也形成正电势差,压电陶瓷3’也向左侧弯曲;当内外导电层2,4形成负电势差,压电陶瓷3向右侧弯曲,另侧内外导电层2’、4’形成也负电势差,压电陶瓷3’也向右侧弯曲,从而形成同向的弯曲动作,其中Vpp为直流电压值,LGND是Vpp的逻辑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敏其,未经王敏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