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洗扫路车多功能吸口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0532.6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李威澔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军;李威澔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E01H1/10;E01H1/05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5000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扫路车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扫路车多功能吸口,属于清洗扫路车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道路、高等级公路以及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路面的环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的路面环卫主要通过人工和扫路车清扫。现有扫路车的吸口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其吸口结构主要由设置在扫刷后的具有喇叭口的管道构成,管道的上端由风机抽风,在风机的作用下,将扫刷扫起的灰尘和杂物吸入吸口。这种扫路车的吸口仅仅是起到通道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扫路车的吸口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仅仅是起到通道作用的不足,提供既可扫地,同时又可清洗,有利于提高环卫质量的一种清洗扫路车多功能吸口。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清洗扫路车多功能吸口,包括吸风口管道,其特征是所述的吸口还包括吸口框架、液压马达、滚扫刷、吹风口管道、装有若干喷嘴的高压喷水管和悬置框架的支承滚轮机构,吸风口管道和吹风口管道呈八字状固定在吸口框架内,吸风口管道和吹风口管道的上端经管道外接风机,液压马达驱动的滚扫刷置于吸风口管道和吹风口管道之间,高压喷水管固定在吹风口管道一侧的吸口框架内,高压喷水管上的若干喷嘴对应设置在吸口框架上的透水板。
所述支承滚轮机构由固定在吸口框架四角的支架和滚轮构成,各支架的上端与框架的上侧四角固定,各支架的下端固定滚轮。
吸口框架底部内外周边、吸风口管道和吹风口管道底部外周边固有橡胶板。
透水板上设置若干腰形孔,各腰形孔对应高压喷水管上的各喷嘴。
本发明通过在吸口框架内设置吸风口管道和吹风口管道以及吸风口管道和吹风口管道之间由液压马达驱动的滚扫刷和固有若干喷嘴的高压喷水管,实现了在吸口内完成刷地、冲地、垃圾及污水等收集多种作业,避免了单独冲地作业时的水雾、地面积水和单独扫路作业时的扬尘和不能将地面细微灰尘全部清除等情况,本发明结构合理,功能多样,有利于提高环卫质量,装配在相应的车辆上,可替代现有功能单一的扫路车和清洗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液压马达及其驱动的滚扫刷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马达,2吸口框架,3吸风口管道,4滚扫刷,5吹风口管道,6支架,7高压喷水管支架,8高压喷水管,9喷嘴,10透水板,11橡胶板,1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液压马达1,吸口框架2,吸风口管道3,滚扫刷4,吹风口管道5,支架6,滚轮12,高压喷水管支架7,高压喷水管8,喷嘴9,透水板10,橡胶板11构成,吸口框架2上侧四角固有支承滚轮机构,使吸口浮于地面上运动,各支架6的上端与吸口框架2的上侧四角通过螺栓固定,各支架6的下端固定滚轮12。吸口框架2底部内外周边、吸风口管道3和吹风口管道5底部外周边固有橡胶板11,橡胶板11与地面形成密封区域。吸风口管道3和吹风口管道5呈八字状固定在吸口框架2内,吸风口管道3和吹风口管道5的上端经管道外接风机。如图1、2所示,液压马达1驱动的滚扫刷4置于吸风口管道3和吹风口管道5之间,滚扫刷4由尼龙或聚丙烯材料制成,本发明装配在相关车辆上作业时,液压马达1旋转时带动滚扫刷4产生刷地运动,将地面的垃圾、油污或灰尘等抛起,同时,如图1、3所示,安装于吸口框架2内高压喷水管支架7上的高压喷水管8中的高压水流经过数个扇形喷嘴9产生一条直线的高压水柱,水柱射过铣有腰形孔的透水板10冲向地面,将已经刷过的垃圾、灰尘及油污等赶向吸风口管道3,经洗刷过了的灰尘、垃圾及油污等经吸风口管道3进入收集箱。由于在吸口内实现了刷地、冲地、垃圾及污水等收集多种作业,避免了单独冲地作业时的水雾、地面积水和单独扫路作业时的扬尘和不能将地面细微灰尘全部清除等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军;李威澔,未经刘军;李威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