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于快速更换的流口砖装置的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384.8 | 申请日: | 2008-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能炉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6 | 分类号: | B22D41/5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21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于 快速 更换 流口砖 装置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炼保温炉对铝液进行转炉或铸造时用到的流口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易于快速更换的流口砖装置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铝加工行业的固定式熔炼、保温炉上需要对铝液进行转炉或铸造,这就需要用到流口砖,铝液通过流口砖中的流口进行转炉或通到铸造机进行铸造。一般的做法是在一块砖上中间开流口,再把这块砖安装在炉壁的保温材料预先留的孔中,周围填充可塑料或浇注料。
在铝熔铸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频繁放流操作,固定式炉的流口砖内孔极易损坏,导致无法堵流,出现这种情况后只有更换新的流口砖才能继续进行生产。传统的流口砖设置方式是将流口砖整体预埋在炉衬内部,更换时必须停炉7~10天,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更换工作。
近年来,一种新型结构的子母式流口砖在市场上应用较多,这种砖在一定情况下通过更换子砖的方法实现流口砖在炉外更换的要求,但实际生产中,子砖与母砖结合不好,极易渗铝,有时还会出现子砖脱出现象,因此,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综上可见,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工作强度大,时间消耗长,操作难度高,会出现漏铝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快速更换的流口砖装置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易于快速更换的流口砖装置的设计方法,特点是:该流口砖装置包括流口砖、流口箱及压块,流口箱设置在炉子壳体的流口处,流口处炉衬由浇注料配合模板整体浇注成形,流口处形成有一凹孔;所述流口箱的形状与流口砖相匹配,流口箱的内侧端面有一钢板,钢板上开一方孔,方孔的尺寸大于流口砖流道口的尺寸而小于流口砖内侧端面的尺寸,流口箱的外侧端面设有法兰;所述流口砖的内侧端与流口箱的内侧端相配合,在流口砖内侧端面与流口箱内侧端面之间设有密封材料,流口砖的流道口与方孔相对接,流口砖的外侧端设有压紧台阶,所述压块设有与之相配的压紧台阶槽,流口砖通过其压紧台阶与压块相衔接,压块设有中空的流道,压块的两端均有联接法兰,其一端的法兰与流口箱外侧端面的法兰相联接,另一端法兰与流槽法兰相联接;从而,炉子的流口经方孔与流口砖的流道相对接,流口砖的流道再通过压块与流槽相通。
进一步地,上述的易于快速更换的流口砖装置的设计方法,所述流口砖内侧端面与流口箱内侧端面之间设置的密封材料为硅酸铝纤维毯,其厚度在20~40mm。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易于快速更换的流口砖装置的设计方法,所述流口砖的材质采用碳化硅,或者为高铝制品。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易于快速更换的流口砖装置的设计方法,所述压块的长度为80~120mm。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方案非常新颖,设计的易于快速更换的流口砖装置,较好地实现将铝液进行转炉或通到铸造机进行铸造,既方便又安全,操作性及实用性强;易于快速更换,使用时可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广泛应用于电解铝或铝加工行业各种熔铝炉、保温炉或混合炉上;带来了极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技术方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能炉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能炉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3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