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阳离子改性聚氨酯固色剂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9466.0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5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啸林;杨勇;黄晓林;董玲;宗逢春;孙永辉;丁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南通市日成纺织助剂厂 |
主分类号: | D06P5/08 | 分类号: | D06P5/08;C08G18/1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科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离子 改性 聚氨酯 固色剂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整理剂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纺织品反应性成膜固色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色剂是纺织品染色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助剂,它能有效提高纺织物的各项色牢度指标,特别是对棉、涤棉、丝绸、锦轮、尼龙等织物,尤为重要。最初是使用双氰氨类固色剂,如上海天坛助剂厂的固色剂Y,由于本身含有非环保的甲醛,已经限制使用;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多胺类固色剂,如浙江传化的固色剂CY-2305,属于环保型无醛固色剂,该产品队对棉、涤棉的活性、直接染料染色的各项牢度有优异的效果,但是对特深织物以及丝绸、锦轮、尼龙等酸性染料染色没有多大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湿摩牢度好、水洗牢度俱佳的阳离子改性聚氨酯固色剂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阳离子改性聚氨酯固色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PEG600 40~60份
PPG2000 120~180份
TDI 27~28份
DMPA 5~6份
丁酮 120~180份
二乙烯三胺 8~10份
环氧氯丙烷 8~9份
丙酮 40~60份
异丙醇 20~30份
亚硫酸氢钠 2~3份
水 380~420份
冰醋酸 1~2份。
上述成分中有关物质的中文名称为:
PPG:聚氧化丙烯二元醇
PEG:聚氧化乙烯二元醇
TDI:甲苯-2,4-二异氰酸酯
DMPA:二羟甲基丙酸。
一种阳离子改性聚氨酯固色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1)聚氨酯预聚反应:
在干燥的反应釜中加入计量重量的聚醚2000(即 PPG2000)、聚醚600(即PEG600)混合物在95~105℃减压蒸馏1~1.5h,然后降温至80℃用分液漏斗滴加计量的TDI,并保持反应温度在80~90℃之间;
(2)改性扩链反应:
预先将二乙烯三胺溶解在丁酮中,在室温下滴入到上述预聚体中反应,加入35~40重量份的水,升温至52~55℃,反应20~40分钟,再滴加环氧氯丙烷,升温至68~72℃反应2~4小时;
(3)封闭反应:
在上述聚合物降温至3~5℃,加入异丙醇和丙酮,再加亚硫酸氢钠封闭反应1~3小时;
(4)乳化反应:
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中性,加入去离子水乳化成乳液;
(5)脱溶剂:
在减压蒸馏下,将上述乳液内的溶剂脱除,即得阳离子改性聚氨酯固色剂。
本发明离子改性聚氨酯固色剂,通过引入三乙烯二胺作为改性扩链剂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形成了具有不饱和烯键的多胺结构,能够与纺织物形成网状交联;采用亚硫酸氢钠作为封端剂,保证了在应用时有足够的异氰酸酯键与布面的羟基、羧基形成化学交联;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同时,保持织物柔软的手感。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聚氨酯预聚反应
在干燥的反应釜中加入聚醚(2000)(即PPG2000)150克、聚醚(600)(即PEG600)50克混合物在100℃减压蒸馏1~1.5h,除去聚醚多元醇中微量的水分。抽真空结束后,降温至80℃,加入5克DMPA,搅拌均匀溶解后,用分液漏斗滴加27.5克TDI,并保持反应温度在80~90℃间。
2.改性扩链反应
预先将8克二乙烯三胺溶解在100克丁酮中,静置1时后,在室温下滴入到上述预聚体中,反应2小时,加入35-40克水,升温至53℃,反应30分钟,滴加环氧氯丙烷8.1克,升温至70℃反应3小时。
3.封闭反应
在上述聚合物降温至4℃左右,加入25克异丙醇和50克丙酮,加2.34克亚硫酸氢钠的10%水溶液,封闭反应2小时。
4.乳化反应
用1.2克冰醋酸调节pH值至中性,加入去离子水360-365克乳化成乳液
5.脱溶剂
在减压蒸馏下,将上述乳液内的溶剂脱除,即得阳离子改性聚氨酯固色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南通市日成纺织助剂厂,未经南通大学;南通市日成纺织助剂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94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在IMS中分配应用服务器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