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酸蓄电池极柱防护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9039.2 | 申请日: | 200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3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邵双喜;马亚旗;楼志强;钱友网;杨善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防护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柱防护工艺,属于铅酸蓄电池制作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柱需要明显区分,目前普遍采用倒标识胶的方 法,这样电池生产中就需要两次倒胶,即倒极柱胶和倒标识胶。倒极柱 胶是在电池端子检漏后,注胶化成前进行,目的是防止注胶时酸液溅到 铅衬套上造成衬套腐蚀、导致电池漏酸,同时起到密封作用。而倒标识 胶则要在电池化成结束、清洗之后进行,标识胶固化时间较长,一般是 夏季12h以上,冬季24h以上,因此耗费时间多,影响电池生产效率。 另外,现有铅酸蓄电池在化成过程中,采用铜鼻子软线连接电池极柱, 电池极柱是裸露的,这样注酸时极易接触到酸,造成极柱腐蚀,影响电 池可靠性,电池出厂时往往需要对极柱进行打磨,费时又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省时省力,提 高生产效率,又能增强电池可靠性的铅酸蓄电池极柱防护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铅酸蓄电池极柱防护工艺,包括区分正负极 柱和保护极柱不被腐蚀,其改进之处是所述区分正负极柱是在电池正、 负极柱的接线端分别装上有明显区别的正极柱标识圈和负极柱标识圈, 即正、负极柱标识圈,所述保护极柱不被腐蚀是在电池化成过程中采用 绝缘注塑头软线连接电池极柱,同时用防护帽套在注塑头上,其操作步 骤是:
(1)在电池极柱组装过程中,倒完极柱胶后随即将正、负极柱标 识圈分别套在正、负极柱上,与胶贴紧,固化24小时后,正、负极柱标 识圈分别与正、负极柱粘连在一起;
(2)待极柱胶固化后,电池化成过程中,采用注塑头软线连接电 池极柱,用螺钉固紧,同时用耐腐蚀的防护帽套在注塑头上,使软线中 的铜接头和电池极柱不裸露,不会接触到酸,不被腐蚀;所述防护帽和 注塑头软线的注塑头由聚氯乙烯塑料一次性注塑而成,两者连成一体, 成软连接;
(3)电池化成后,掀开防护帽,卸下注塑头软线。
所述正、负极柱标识圈均由ABS塑料制成,正极柱标识圈为红色, 负极柱标识圈为兰色。
本发明采用在倒极柱胶的同时安装极柱标识圈的方法代替原先使用 的再次倒标识胶的方法,来区分电池正负极柱,省去了标识胶的固化时间, 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而且标识圈颜色明显,区分效果好。在电池化成过 程中,使用注塑头软线连接电池极柱,并用耐腐蚀的防护帽盖住极柱顶端, 使极柱不再裸露,不会接触到酸,不会被腐蚀,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电 池出厂时不必再对极柱进行打磨,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中,注塑 头和防护帽采用阻燃、耐酸、防腐蚀材料制成,保证其防护功能,而且连 成一体,防护帽可自由翻动,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中极柱标识圈装配及电池化成时软线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在电池极柱组装过程中,将极柱在极柱防护圈7中放置到位后,倒 入极柱胶1,随即将正、负极柱标识圈2分别套在正、负极柱铜芯3上, 与胶贴紧,其中红色标识圈套在正极柱铜芯上,兰色标识圈套在负极柱 铜芯上,固化24小时,标识圈与极柱粘连在一起。待极柱胶固化后,电 池化成过程中,采用带有注塑头6和铜接头5的注塑头软线连接电池极 柱,用螺钉8将铜接头5和极柱铜芯3固紧,同时用耐腐蚀的防护帽4 套在注塑头上,使软线中铜接头和电池极柱不裸露,不会接触到酸,不 被腐蚀。电池化成后,掀开防护帽,卸下注塑头软线。上述极柱标识圈 由工程塑料ABS制成红、兰两种,防护帽和注塑头由聚氯乙烯(PVC)塑 料一次性注塑而成,两者连成一体,成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90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支撑和辊涂设备
- 下一篇:摩托车润滑油过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