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衣机烘干感知原理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8943.1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贤;薛秀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8/28 | 分类号: | D06F58/28;D06F58/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孙永生 |
地址: | 210007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烘干 感知 原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的烘干感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提高洗衣机烘干程度和稳定性的洗衣机烘干感知原理。
背景技术
洗衣机烘干性能一直是影响顾客使用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烘干基本原理:通过冷水对含饱和水蒸气的空气进行冷却凝结。
现有技术中,在烘干过程中,干热空气进入洗涤桶对衣物进行烘干,烘干后的高温高湿的空气自下而上通过冷凝管时,位于冷凝管上端的进水水阀开启,使冷水以与高温高湿的空气相反的流向,向下喷洒。使空气的温度降低,饱和水蒸汽凝结成水珠,流向桶内,经泵(pump)排出。经过冷却的空气经过加热器(heater)加热后进入桶内,进入下一个循环,继续进行烘干。
在烘干程序中,通过控制冷凝管上下多个温度传感器感知到的温度值,进行判断桶内的衣物是否干燥。当感知到冷凝管上下的温度差异达到一定值ΔT的时候,则认为桶内衣物已经干燥。
在烘干过程中,由于冷凝用的水顺着冷凝管最终流回到桶内,然后再经排水泵(drain pump)排出,由于排水泵(drain pump)的工作有一定的实动率(即排水泵的工作是间隙性的),再加上排水泵关闭(drain pump off)时,洗衣机泵(pump)里面残留的水流回桶内,这样在管子(tub)内就会不间断的残留很多水。用于感知烘干程度的其中的一个温度传感器就在残水的附近,因此,会影响温度传感器对实际温度的感知。并且,现有技术中,温度传感器对温度的感知判断是始终进行的,如图1所示,这样就容易造成对干燥程度的误感知,造成如不能烘干或者过度烘干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新的感知方法,提高洗衣机自动烘干的烘干程度和稳定性的洗衣机烘干感知原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洗衣机烘干感知原理,通过设在冷凝管内上下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感知烘干用空气的温度值,进行温度差异判断,当温度差异达到一定值时,判断为桶内衣物已经干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用空气的温度值感知和温度差异判断的进行,与排水泵的工作步骤同步,排水泵工作时,进行温度值感知和温度差异判断;排水泵关闭时,不进行温度值感知和温度差异判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新的洗衣机烘干感知方法,将温度感知与排水泵同实动率,使得自动烘干的烘干程度和稳定性,都有很大的提高,避免管子内残水的干扰,降低误感知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感知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感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介绍。
图2是本发明的感知原理图。由于排水泵的工作有一定的实动率,工作是间隙性的,在排水泵关闭时,排水泵内残留的水流回桶内,在管子中形成残留水,会影响温度传感器的感知。在排水泵工作时,桶内和管子中是没有残水的,适宜进行温度感知。
本发明就是利用这一点进行了改进。将目前的在烘干过程中一直进行温度差异ΔT的感知,改进为与排水泵同实动率的方式,即只在排水泵工作时进行ΔT的感知,在排水泵关闭时不进行ΔT的感知,这样就避免了因管子中积水过多导致温度传感器(Thermastor)的误感知,提高了洗衣机的烘干程度和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