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8929.1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松;刘知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先松;刘知之 |
主分类号: | C22C29/16 | 分类号: | C22C29/16;C22C1/0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000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生产 方法 | ||
1.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先将粉末状的钒氧化物或偏钒酸铵或二者的混合物、碳质粉剂和粘结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压块、成型,其特征在于:再将压块在氮气气氛的保护下连续加入回转窑进行预烧,预烧温度为500-1000℃,时间为2~6小时,生产出预烧产品;然后将预烧产品放在软磁氮气气氛炉窑中,加热到1000-1500℃温度,时间为3-10小时,物料发生碳化和氮化反应,冷却出炉后即获得氮化钒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烧温度为600-1000℃,时间为2~4小时,碳化和氮化反应时炉窑内温度为1200-1500℃,时间为3-6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窑采用外热式回转窑,加热部分采用碳化硅保护套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磁氮气氛炉窑的隔丝板、导轨、装料匣钵和推板采用碳化硅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质粉剂为活性炭。
6.根据权利1的要求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为1~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和1-5%的樟脑的丙酮溶液,二者的质量比为8-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先松;刘知之,未经刘先松;刘知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9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火线圈
- 下一篇:经硼先驱薄膜实现二硼化镁超导薄膜布图布线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