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8744.0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9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正;李军状;罗兴章;杨世关;张继彪;李继红;申荣艳;冯景伟;黄星发;赵国华;李坤权;李培培;孟卓;聂耳;陈广银;方彩霞;王为平;邹星星;高顺枝;伦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3/32;C02F3/34;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生活 污水 负荷 毛细管 渗滤 系统 | ||
1.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从上到下依次由表层土壤层、砂土层、人工土层和导水层组成;其中在表层土壤层上种植有植物,在表层土壤层和人工土层内分别设有与水解酸化池或化粪池相通的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在导水层内设有与排水池相通的排水管;在表层布水管和深层布水管外围包有磷吸附量较大、利于生物膜生长的青石子,在青石子层外包有土工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系统前设有作为预处理单元的水解酸化池或化粪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设有上口与外部空气相通的拔风粗管和拔风细管;拔风粗管的下口与埋于砂土层底部的穿孔通气管相通,拔风细管的下口与埋于导水层上部的穿孔通气管相通;穿孔通气管用防止堵塞的砾石和土工布包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土壤层的厚度为20~40cm,所述的砂土层的其厚度为15~25cm,所述的导水层的厚度为5~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为根系发达的蔬菜或经济作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深层布水管下面及两侧设置强化布水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水层的下部设有防渗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土层由壤土、砂、含碳丰富的有机物组成,其厚度为30~50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土层中壤土、含碳丰富的有机物、砂的体积比为3∶3∶1~10∶4∶1,人工土层有机质含量为2~4%,C/N比为14~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生活污水的高负荷毛细管渗滤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布水管的深度为20~35cm,所述的深层布水管的深度为55~7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7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中心预测的整数像素快速混合搜索方法
- 下一篇:移动装置金钥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