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果实营养生理增色肥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8243.2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翟丙年;杨岩荣;赵佰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丙年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D1/02;C05D9/02;C05F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2100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果实 营养 生理 增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果实营养生理增色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国际果品市场产品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提高果品品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特别是在提高内在品质的同时,增进果品着色、上蜡,提高外在品质,增强其商品性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已成为攻克的难点和热点。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市场出现了许多增色产品,特别是植物激素如乙烯、脱落酸、比久等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植物化控技术的新途径,在改善品质特别是促进着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这些产品几乎都采用激素或含有激素,存在着效果不够稳定,易产生不良副作用,导致果品发软、耐贮性降低等问题,加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激素的副作用产生了惧怕的心理,对这类产品的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毒害、无污染、分解产物无不良副作用的高效果实营养生理增色肥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果实营养生理增色肥,其特殊之处在于制成所述增色肥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
复合氨基酸:280-320份 硫酸钾:50-60份
氯化钾: 18-22份 硼砂: 75-85份
七水硫酸锌:55-65份 七水硫酸亚铁:45-55份
复硝酚钠:2.8-3.2份 50%水剂的矮壮素:18-22份
白砂糖: 18-22份。
上述增色肥最佳的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
复合氮基酸:300份 硫酸钾: 56份
氯化钾: 20份 硼砂: 80份
七水硫酸锌:60份 七水硫酸亚铁:50份
复硝酚钠: 3份 50%水剂的矮壮素:20份
白砂糖: 20份。
上述增色肥中的助剂为:柠檬酸:30份,十二烷基磺酸钠:2.5份。
一种高效果实营养生理增色肥的制备方法,每吨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如下:
(1)、大量元素肥料的溶解:在加热反应器中加入100kg水,加热到80℃时,将事先称量好的56kg硫酸钾缓缓加入,充分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再将20kg氯化钾加入,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备用;
(2)、微量元素肥料的溶解:在加热反应器中加入350kg水,加热到80℃时,将30kg柠檬酸徐徐加入,并充分搅拌使其溶解,然后依次将硼砂80kg、七水硫酸锌60kg、七水硫酸亚铁50kg慢慢加入,每样加入后充分搅拌,待其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后一样肥料,直到这几样微肥充分溶解,备用;
(3)、氨基酸的溶解:在加热反应釜中加入400kg水,加热到80℃时,将300kg含氨基酸50%的复合氨基酸粉加入,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4)、有机活性成分的溶解:在加热反应器中加入50kg水,加热到60℃时,将3kg复硝酚钠加入,充分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加入白砂糖20kg,使其充分溶解,待温度降到室温时,加入50%水剂的矮壮素20kg使其充分混合;
(5)、混合:将上述几种溶液倒入较大的反应釜中,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2.5kg,充分搅拌使具溶解;
(6)、调节酸碱度:测定混合液pH值,使其保持在4.0~5.0范围内,加水补足到1000kg,搅拌均匀即可;
(7)、分装:将上述定容好的溶液转入储存罐中,即可分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以自主研发的复合有机活性物质为主成分,不含激素,无毒、无污染、无不良副作用。
(2)、含有果树和蔬菜生长发育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植物生长活性物质及多种大量元素和螯合态微量元素,是集无机营养型、有机型和生长调理剂型等多种叶面肥优点于一身的新型有机无机增色产品。
(3)、在生产技术上,为了保持和稳定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有效性,采用了对主成分进行包接和对微量元素进行螯合等等技术措施,提高了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4)、生产加工原料易得、工艺操作简单、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过程环保经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丙年,未经翟丙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模块化加热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