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合成孔径理论的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8205.7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1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薛彬;赵葆常;杨建峰;马小龙;易红伟;李福;陈立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58 | 分类号: | G02B27/58;G01S17/89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康凯 |
地址: | 710119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 合成 孔径 理论 高分辨率 光学 成像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方法及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合成孔径理论的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技术在军事侦查、天文观测以及显微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的需求,目标图像的超高空间分辨率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军事目标发现、识别以掌握信息权,以及人类认识太空、研究宇宙的最主要手段。在人们对获取超高分辨率影像的动力的推动下,高分辨率的空间光学遥感器发展很快,相关技术在各国都代表着空间遥感技术领域的制高点。然而其进一步的发展受到能量和衍射极限的限制,这两个方面均要求系统增大光学系统口径,但口径的增大必然导致仪器体积和重量非常大,研制、发射和运行等费用也相应变得非常昂贵。
伴随着光电探测器技术的发展,其探测灵敏度性能显著提高,特别是TDI模式探测器的出现后,通过增加探测器级数可基本解决了能量限制的瓶颈问题,于是制约光学成像系统分辨率的焦点问题变成了系统口径决定的衍射极限,相应的制约关系式为:
其中为仪器的角分辨率,λ为探测器响应的波长,D是仪器的接收光孔径尺寸。
表1高分辨率成像系统的部分指标
从上式可以看出,对于特定波段,增加口径D是提高空间光学遥感器角分辨率的唯一可行的办法,但口径的增大意味着遥感器体积、研制难度和制造成本的骤增。如表1所示,美国的KH-12,在近地轨道(300km左右)达到0.1m分辨率,为满足分辨率极限需求,主镜口径为3m左右,导致卫星整体重量达到17吨;另外在天文观察方面,Hubble太空天文望远镜达到0.05角秒(以0.5μm),主镜直径为2.4m,导致仅主镜组件就重达828kg。
由于卫星发射的体积和重量所限,表1所述相机已达到星载光学遥感成像的极限,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分辨率,采用传统的设计思想和制造工艺已基本是行不通的,必须研究新的技术途径以实现甚高分辨率的空间光学遥感成像。
光学合成孔径技术是目前可望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之一,它利用几个分离的小孔径光学系统组合来实现大孔径的分辨极限。光学合成孔径技术从结构形式上可以分两类:共用子镜形式和多望远镜系统形式。
共用子镜形式如图1.a,取整块主镜上的若干部位组成子镜,以主镜排列方式组成主镜,其原理与单孔径成像系统相同。
多望远镜系统结构如图1.b,其核心是将多个孔径压缩在一个小孔径的成像系统中成像来获得接近大孔径成像的分辨率效果,该结构形式获得的离散孔径多为非连续,又称为稀疏孔径技术。
这两种结构以实际的子镜或子望远镜为基础,通过真实子孔径的拼接实现大孔径的合成,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尺寸和重量的限制,且复杂度大大增加。
基于以上事实,申请者提出一种设想,就是通过孔径分光强法得到若干子孔径,然后再拼接实现大孔径的合成成像,这是设想实际上没有增加子孔径,申请者称之为虚拟合成孔径理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合成孔径理论的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方法及设备,其解决了背景技术尺寸大、重量大以及复杂程度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虚拟合成孔径理论的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由前置光学系统1将光束压缩,在实现保持原有空间频率信息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大口径光束的缩放;
2)通过分光组件2将前置光学系统出射光束分为多个平行光束,并将其按方向一致,空间上错位的矩阵排列结构进行排列。
3)相位补偿组件3对每个光束的波面的相位进行调整,使它们到达进入同一个成像系统4;
4)通过数字图像采集系统5调整多束光的波面在焦面的相位差,当其为零时,则将在焦面上得到增强的图像。
一种实现基于虚拟合成孔径理论的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方法的设备,包括前置光学系统1,成像镜系统4;成像镜系统4包括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光电转换器件,还包括与成像镜系统4连接的数字图像采集系统5,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前置光学系统1与成像镜系统4之间依次设置有分光组件2和相位补偿组件3,所述前置光学系统1为望远镜系统或光阑。
上述分光组件2具体为强度分光元件,该强度分光元件为Sagnac干涉仪或麦克尔逊干涉仪等各种分光干涉组件。
上述的相位补偿组件3为光学相位补偿板或液晶相位补偿器。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小,基本不增加小口径光学系统尺寸的情况下实现衍射极限的突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煤型锅炉煤粉喷吹燃烧装置
- 下一篇:缩短开新炉时电炉耐材烧结时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