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6366.2 | 申请日: | 200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6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许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鸿涛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4;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600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热水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属热水器结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的太阳能热水器,它主要包括储水箱和真空玻璃集热管,在真空玻璃集热管内有吸热管,吸热管内装有导热介质,吸热管的一端位于储水箱内,储水箱上具有热水出口和与自来水管连接的冷水入口。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吸热管的热量是依靠其端部与储水箱内的水进行热交换,热量损失较大,储水箱内的水温下降较快,加热水的供给时间较短,影响了人们的使用;其另一不足之处是自来水管的冷水直接进入储水箱,降低了热水出口的热水温度。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水加入置换时间加长,储水箱内热水温度的下降时间延长,热水供给时间增加的太阳能热水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它具有储水箱和真空玻璃集热管,储水箱上具有热水出口与冷水进口,其特殊之处在于,真空玻璃集热管插套在与储水箱相通的金属承压吸热管的外部,下部的部分金属承压吸热管内插有与冷水进口相连通的冷水输水管,金属承压吸热管内插入的与水进口相连通的冷水输水管的数量为金属承压吸热管数量的十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所述金属承压吸热管内插入的与冷水进口相连通的冷水输水管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1-3根;
所述冷水输水管顶端插入金属承压吸热管内顶端处;
所述真空玻璃集热管与金属承压吸热管的插口处设有同时与真空玻璃集热管与金属承压吸热管外壁紧密贴合的用于保温密封的真空玻璃管插口密封套;
所述真空玻璃管插口密封套为采用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及耐火性能优的材料制成的密封套;
为了达到较好的密封性和保温效果,所述真空玻璃管插口密封套的形状应设置为和真空玻璃集热管与金属承压吸热管的插口处的结构相匹配的形状。
本发明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金属承压吸热管与储水箱相通,储水箱内的水与金属承压吸热管内的水通过对流使储水箱内的水温度升高,部分金属承压吸热管内插入冷水输水管,可以相应地加长冷水的加入置换时间,延长储水箱内热水温度的下降时间,增加热水的供给时间。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2:A-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水箱,2、真空玻璃集热管,3、热水出口,4、金属承压吸热管,5、冷水输水管,6、真空玻璃管插口密封套,7、冷水进口。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附图给出了本实施例一种具体结构,参阅图1-2,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它具有储水箱1和真空玻璃集热管2,储水箱1上具有热水出口3与冷水进口7,真空玻璃集热管2插套在与储水箱1相通的金属承压吸热管4的外部,下部的部分金属承压吸热管4内插有与冷水进口7相连通的冷水输水管5,金属承压吸热管4内插入的与水进口7相连通的冷水输水管5的数量为金属承压吸热管4数量的十分之一,金属承压吸热管4设置10根,冷水输水管5设置1根,冷水输水管5顶端插入金属承压吸热管4内顶端处,真空玻璃集热管2与金属承压吸热管4的插口处设有同时与真空玻璃集热管2与金属承压吸热管4外壁紧密贴合的用于保温密封的真空玻璃管插口密封套6,真空玻璃管插口密封套6采用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及耐火性能优的材料制成,真空玻璃管插口密封套6的形状设置为和真空玻璃集热管2与金属承压吸热管4的插口处的结构相匹配的形状。
本发明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金属承压吸热管与储水箱相通,储水箱内的水与金属承压吸热管内的水通过对流使储水箱内的水温度升高,部分金属承压吸热管内插入冷水输水管,可以相应地加长冷水的加入置换时间,延长储水箱内热水温度的下降时间,增加热水的供给时间。
实施例2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参阅图1-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它下部的部分金属承压吸热管4内插有与冷水进口7相连通的冷水输水管5,金属承压吸热管4内插入的与水进口7相连通的冷水输水管5的数量为金属承压吸热管4数量的十分之三,金属承压吸热管4设置10根,冷水输水管5设置3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鸿涛,未经许鸿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6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色剂、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变焦透镜和图像拾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