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驱蚊防虫功能织物整理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6129.6 | 申请日: | 200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5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曦;潘豪昌;刘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曦 |
主分类号: | D06M11/79 | 分类号: | D06M11/79;D06M13/348;D06M15/564;D06M15/263;D06M15/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虫 功能 织物 整理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整理剂,尤其是一种新型驱蚊防虫功能织物整理剂。
背景技术
目前,整理剂的品种较多,从功能和作用上分类,有柔软剂、浸润剂、平滑剂、防绉剂等,这些助剂对于提高和改善织物材料本身的性能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生产、生活不同领域的市场需要,织物整理剂也要求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为了适应田间、森林、国防、矿山等场所的特殊需求,本发明人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开发了具有驱蚊防虫功能织物整理剂,以填补现在市场中的产品种类较少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驱蚊防虫功能织物整理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一是:制备多孔结构的负载体材料,使孔径在纳米尺度范围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二是:将具有驱蚊防虫功能的材料,设置在多孔结构的负载体内,并形成微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三是:将制备的驱蚊防虫功能微囊分散在液相材料中,形成稳定的液相体系。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所述的一种新型驱蚊防虫功能织物整理剂,包括介质、平滑剂、悬浮剂、粘合物质,其特征在于:在体系中含有多孔负载体材料和驱蚊防虫材料,其中:
多孔负载体材料:是经过扩孔工艺而制备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沸石、麦饭石、蒙脱土、硅灰石、二氧化硅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驱蚊防虫材料:采用氯氰菊脂、溴氰菊脂、中药制剂、香精中的任意一种。
粘合物质:采用水性聚氨脂树脂、丙稀酸树脂、氟炭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介质:去离子水。
所述的一种新型驱蚊防虫功能织物整理剂,其特征在于:
配制比例为:
①多孔负载体材料 3%-5%
②驱蚊防虫材料 5%-15%
③粘合物质 1%-3%
④平滑剂 0.1%-1%
⑤悬浮剂 0.1%-1%
⑥介质 75%-90%
所述的一种新型驱蚊防虫功能织物整理剂,其特征在于:制作工艺为:
①将多孔负载体材料按比例放入驱蚊防虫材料中,过量浸泡10-24小时,浸泡中用转速为每分钟60-120转速的搅拌器搅拌;
②将浸泡好的上述材料在50-60℃的条件下自然干燥;
③将干燥后的粉体用球磨机球磨,使粒径达到800-1200目为宜;
④按比例秤取去离子水,将上述粉体放入去离子水中,用乳化机以每分钟3000-10000转的速度进行分散15-20分钟,同时放入水性树脂、悬浮剂、流平剂。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比较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了负载体扩孔工艺,在负载体材料表面形成具有0.5-5nm的孔洞的骨架结构,并在孔内组装了驱蚊防虫材料,在树脂的作用下,形成准微囊的结构体,与成膜质、水、悬浮剂、平滑剂形成稳定的液相体系,使处理后的织物具有长效驱蚊防虫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实施例得以实现:
所述的一种新型驱蚊防虫功能织物整理剂,其载体优选:多孔二氧化硅,该二氧化硅是采用硅灰石扩孔而得到的。其中扩孔方法是:取为1250目硅灰石,放入到已经稀释好的含有15%的硫酸液中,使其搅拌浸泡反应20小时后,放出上面液体,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沉淀物,脱干后在300℃条件下烘干,而得到粒径1200目微孔5nm多孔二氧化硅载体材料。
所述的一种新型驱蚊防虫功能织物整理剂,其特征在于:配制比例为:
①负载体材料优选:多孔氧化硅比例为5%
②驱蚊防虫材料优选:氯氰菊脂比例为10%
③粘合物质优选:水性聚氨脂比例为1%
④平滑剂比例为0.1%
⑤悬浮剂比例为0.1%
⑥介质优选:去离子水比例为93.8%
所述的一种新型驱蚊防虫功能织物整理剂,其特征在于:制作工艺为:
①将负载体材料按比例放入驱蚊防虫材料中过量浸泡20小时,并以每分钟80转速的搅拌器搅拌;
②将浸泡好的上述材料在60℃的条件下自然干燥;
③将干燥后的粉体用球磨机球磨,使粒径达到1200目为宜;
④按比例秤取去离子水,将上述粉体放入去离子水中,用乳化机以每分钟800转的速度间接分散15分钟,同时放入水性聚氨酯、悬浮剂、流平剂。
则整个专利实施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曦,未经刘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6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式推力发动机
- 下一篇:失效曲轴激光熔覆再造修复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