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5579.3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宝玉;张永强;卢磊;贾玉岩;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52;C02F1/40;C02F3/3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工艺 设备 | ||
1.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油田采出水先进入絮凝沉淀池,在絮凝沉淀池中加入高效复合絮凝剂,经絮凝沉淀后,出水中可除去大部分的悬浮颗粒和油类;
2)絮凝沉淀池内的上清液经蠕动泵由水解酸化池底部进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防止厌氧污泥沉降;水解酸化池设置为上部开口,曝露在空气中,为缺氧状态,抑制产甲烷菌的生长;
3)水解酸化池的出水通过阀门进入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中继续进行厌氧水解,水解酸化池中溢出的污泥沉淀聚集于沉淀池,并回流至水解酸化池;沉淀池上部的上清水进入生物动态膜反应器;
4)进入生物动态膜反应器的沉淀池上部的上清水,在曝气装置作用下处于动态活动中,在好氧微生物分解及生物膜组件的吸附过滤的作用下,小粒径油滴和大分子被吸附去除;
5)指标达到油田回注或排放标准的出水由生物动态膜反应器排出。
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的设备,包括絮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沉淀池和生物动态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絮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沉淀池和生物动态膜反应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絮凝沉淀池和水解酸化池之间设有蠕动泵,沉淀池底部和水解酸化池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水解酸化池内设有电动搅拌器,生物动态膜反应器内设有曝气装置和生物膜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底部与蠕动泵之间设有液体流量计和阀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解酸化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阀门和污泥回流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动态膜反应器内的曝气装置与气泵连接,连接管路上设有气体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5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