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5087.4 | 申请日: | 200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9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天民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3/00;A61K35/5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遗尿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儿童的身体健康受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的重视,小儿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它不仅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与生长发育,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精神与生活负担。小儿不自觉地排尿,睡中自出者,俗称尿床。常见于三岁以上的小儿,多因肾气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或不良习惯所致。《诸病源候论》:“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据近年来国外的统计,发现5岁以上的儿童发病率为10~15%,6岁时本病的发病率为20.3%,国内资料表明,5岁以后的发病率为10~13.5%;在校小学生的平均发病率为10.7%,男多于女,约1.5∶1,在青春期尚有1~2%遗尿未愈的患儿。患者存在恐惧心理和自卑感,使学习和生活、身心健康都受到较大的影响,也对患者家属增加了精神负担。
目前国内外对本病的治疗仍缺少高效的药物,西药治疗此病只有30~60%的效果,针炙效果虽好,但需多次针刺,小儿常有恐惧感,不易被多数患儿配合与接受,中医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历史悠久,各种汤方、成药、外治法种类较多,因此研制一种高效、安全、服用方便、无不良副作用的中成药是我们发明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该中药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治愈后不再复发,而且不会产生副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药材:
五倍子2~5g、何首乌2~5g、生姜20~40g、炮附子5~10g、补骨脂10~15g、牡蛎5~10g、陈艾叶10~20g、百部5~10g、花椒5~10g、益智仁5~15g。
以下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五倍子2g、何首乌2g、生姜20g、炮附子5g、补骨脂10g、牡蛎5g、陈艾叶10g、百部5g、花椒5g、益智仁5g。
另一种改进:五倍子5g、何首乌5g、生姜40g、炮附子10g、补骨脂15g、牡蛎10g、陈艾叶20g、百部10g、花椒10g、益智仁15g。
优选的原料重量配比是:五倍子3g、何首乌3g、生姜30g、炮附子6g、补
骨脂12g、牡蛎6g、陈艾叶15g、百部9g、花椒6g、益智仁10g。
把将上述各种原料按比例称取后,将生姜刮洗干净,捣成泥状,将五倍子、何首乌、炮附子、补骨脂、牡蛎、陈艾叶、百部、花椒、益智仁共研细末,调制为膏状,敷于脐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3~5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采用的五倍子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久泻久痢的功效;何首乌有明显的补肝肾、益精血、安神等功效;生姜有温暖、兴奋、增进血行,驱散寒邪的功效;炮附子具有散寒消阴、温壮元阳的功效;补骨脂具有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的功效;牡蛎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陈艾叶具有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的功效;百部、花椒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有功效;益智仁有温脾、暖肾、固气、涩精的功效。
本发明所用的这些中药,配方独特、合理,通过各种药的相互作用,互补互利,具有补肝肾,补气血,散寒消阴、温中散寒、温壮元阳、重镇安神、温通经脉、暖肾等功效,经临床验证100例患者治疗试验,对小儿遗尿的症状均有显著的疗效,治愈患者90例,治愈率达90%,其它未能根治的患者的病情也有所好转,对小儿遗尿有明显的疗效,本发明治疗时间短,3~5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即可见效,2~3个疗程即可达到痊愈,经治愈后2~3个月走访,无复发病例,由于在配方中加入生姜,不但具有温暖、兴奋、增进血行的功效,而且避免了通过口服中药的对肠胃的刺激性,减小了副作用。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按下列配比称取原料:五倍子3g、何首乌3g、生姜30g、炮附子6g、补骨脂12g、牡蛎6g、陈艾叶15g、百部9g、花椒6g、益智仁10g
把上述各种原料按比例称取后,将生姜刮洗干净,捣成泥状,将五倍子、何首乌、炮附子、补骨脂、牡蛎、陈艾叶、百部、花椒、益智仁共研细末,调制为膏状,敷于脐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病例1、患者姓名李XX,女性,年龄5岁,山东省寿光市三元孙村村民,遗尿症状较轻微,曾吃做过针灸,因惧怕无法继续实施治疗,主要症状:夜间遗尿,常患感冒,2007年4月9日来我医院就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天民,未经郭天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玉米秸秆为辅料酿造白酒的工艺
- 下一篇:开合式手动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