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组件的业务规则的表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4456.8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6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平波;焦学瑞;赵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014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组件 业务 规则 表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计算机技术,具体讲是管理软件中一种规则定义的描述方法,特别是对于来源于可提供数据的组件的数据变量的表示方法。
背景技术
在面向组件的业务规则定义中,如何有效方便的取出系统中或者各个组件中的有效数据一直是各类业务引擎的核心技术之一。而业务规则的使用一般不是特别专业的人员,所以必须让业务规则定义更加简单,易学易用,这正是各类规则引擎的努力方向之一。在本表示方法下,数据成为组件的一类属性,可以像访问组件属性一样访问组件上的数据,更加直观易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组件的业务规则的表示方法,包括下列内容:
(1)将提供数据组件中的数据作为组件的属性在业务规则表达式中作为规则变量引用;
(2)将系统函数、全局变量作为规则的元素参与规则运算;
(3)支持业务规则的扩展;
(4)支持各类数据运算以及逻辑运算。
将可以提供数据的组件中的数据作为组件的属性在业务规则表达式中作为规则变量引用,是指:
(1)对于提供单个输入框,引用方式为:组件编号.data;斜体部分的单个数据的组件编号在实际引用中以实际的组件编号替换;
(2)对于提供数据集的组件,其变量引用格式为:组件编号.数据列名[行号],其中行号为可选项,如果没有行号,则取组件的当前行替代或者根据传入规则引擎中的行号替换。
将系统函数,全局变量等作为规则的元素参与规则运算,是指:
(1)系统中的全局函数直接以运算元素参与运算;
(2)系统中的函数集以及服务对象通过二次封装为全局函数参与运算;
(3)系统中的全局变量通过全局函数转换后作为运算元素。
支持业务规则的扩展,主要是指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业务规则中内置的服务不够使用,通过硬编码的方式完成一个全局函数,然后注册在规则服务中,即在规则定义中被引用。
支持各类数据运算以及逻辑运算,是指:(1)支持各类数学运算以及数学运算函数;(2)支持布尔类型的逻辑运算。
具有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1、使业务规则定义中在获取界面以及系统中的各类数据更加简单易于理解和学习。
2、因为规则支持编码,并且源码文件可以动态加载,从而使规则更易于扩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是一种面向组件的业务规则的表示方法,包括下列内容:
(1)将可以提供数据的组件中的数据作为组件的属性在业务规则表达式中作为规则变量引用;这里主要涉及两类数据组件的表示方法:
a.提供单个数据的组件,其表示方法为:组件编号.data,或者更简化的方式表示为:组件编号。
b.提供数据集的组件,其表示方法为:组件编号.数据列名[行号]
(2)可以将系统函数,全局变量等作为规则的元素参与规则运算;在这种方式下,系统中存在的全局函数和全局变量可以直接进入规则进行运算。再向下继续处理,如果给函数参数传入SQL语句或者存储过程,则可以间接通过函数获取系统数据库中存储的任意信息。
(3)支持业务规则的扩展。对于内置的规则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可以通过编码解决。完成规则的编码后,只需要在规则中心进行注册,然后将
规则的代码文件注册到应用程序的加载文件列表中即可。
实施例
本发明正应用于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如下示例:
1、获取数据组件中一个数据列的合计值:sum(dataset1.xsdd_zsl)这个表达式表示获取编号为dataset1的数据组件中数据列xsdd_zsl的合计。
2、获取单个数据提供组件的值,如:mask1.data,这个表示获取编号为mask1的单行数据组件的当前值。
3、将数据组件中两个数据进行累加,如:dataset1.xsdd_zsl[1]+dataset2.xsdd_zsl[2],这个表示返回编号为dataset1的数据组件中数据列xsdd_zsl的第一行值和编号为dataset2的数据组件中数据列xsdd_zsl的第二行值的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44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