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VC聚合釜防粘釜剂的喷涂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4176.7 | 申请日: | 200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3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友;仇志勇;张京友;荣猛;曲焱;郭爱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24 | 分类号: | B05D7/24;B05B13/02;B05B13/06;C08F2/01;C08F114/06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 霞 |
地址: | 2554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c 聚合 釜防粘釜剂 喷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悬浮法聚氯乙烯(PVC)生产工艺,特别是防粘釜剂往聚合釜和回流冷凝器中加入的方式,以及在釜内壁喷涂的工艺。
背景技术
PVC悬浮法生产工艺中,聚合釜的粘釜问题一直是制约生产的难题,粘釜物积累后的脱落会造成PVC产品杂质、鱼眼质量事故的频繁发生,同时,严重的粘釜现象会影响聚合釜的传热,引发生产安全事故。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氯碱厂2#PVC装置引进美国西方化学PVC悬浮生产工艺技术,具有聚合配方无毒环保、单釜生产强度高等优点,但其防粘釜剂喷涂工艺不成熟,防粘釜剂与蒸汽雾化比例失调、操作控制程序不科学,造成喷涂不均匀、不到位现象,聚合釜防粘釜效果与1#PVC聚合釜连续上千釜不开盖相比差距很大,已成为装置连续高负荷生产的制约因素。聚合釜在连续投料满100釜后粘釜会越来越严重,在300多釜时,粘釜最严重的部位——搅拌轴可出现直径达2米多的大块粘釜物,同时冷凝器列管内表面形成一层粘结薄膜,对生产的高负荷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回流冷凝器的粘结物,严重影响回流冷凝器的撤热能力,按照设计回流冷凝器的撤热量占整个聚合反应撤热的51%,由于粘结严重,造成聚合釜的温度控制在投料满200釜后出现频繁的大幅波动,温控最大波动范围在±5℃左右,严重偏离控制精度±0.5℃的要求,因此每2个月必需清洗一次聚合釜和回流冷凝器,成为影响装置安全运行和质量稳定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VC聚合釜防粘釜剂的喷涂方法,提高PVC聚合防粘釜效果,延长聚合釜运行周期,降低清釜频次和费用,提高装置产能和产品质量优级品率,为装置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
本发明PVC聚合釜防粘釜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合釜内气相空间设置防粘釜剂喷环,喷环上设置不同方向的喷孔,在聚合釜顶部的回流冷凝器的上封头内均布多个冲洗喷头,喷头喷雾角度为60°,聚合釜和回流冷凝器的雾化器,将雾化蒸汽与防粘釜剂的进料比例调整为5~7∶1。
本发明在聚合釜内增加了一个喷环,不同的方向上的喷孔将聚合釜顶部喷入的雾化防粘釜剂进一步在聚合釜内壁及搅拌轴、搅拌浆叶处均匀分布,避免了喷涂不到位现象。一般在聚合釜内气相空间设置1个防粘釜剂喷环,喷环的圆心与聚合釜的圆心保持一致,水平安装。
将原回流冷凝器上封头内的一个冲洗喷头调整为多个喷头(由单点冲洗改造为多点冲洗),这样将原来的喷雾角度由120°调整为60°,水滴的颗粒大小由原来的中等改为现在的偏大,更主要的是增加了垂直覆盖面的打击力,通过喷头在釜顶冷凝器封头的均布以便更有效的对釜顶冷凝器的列管进行冲洗。
将雾化蒸汽与防粘釜剂的进料比例提高,提高了防粘釜剂的喷涂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
优化了防粘釜剂往聚合釜和回流冷凝器中加入的方式,以及在釜内壁喷涂的工艺,提高了防粘釜剂在聚合釜和回流冷凝器内的喷涂效果,延长了聚合釜运行周期,降低了清釜费用,提高了装置产能和产品质量优级品率。采用本发明的喷涂方法后,通过在本公司聚合釜上试验,聚合釜和回流冷凝器的防粘釜效果显著提高,聚合温控曲线正常,无偏离控制精度的失控现象发生,清釜周期由原来的200-300釜达到了700釜次以上,连续运行周期达到了818釜,延长了聚合釜运行周期近3倍,从而降低了清釜费用,提高了装置产能和产品质量优级品率,为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提供了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在齐鲁分公司2#PVC装置(引进美国西方化学PVC悬浮生产工艺技术),聚合釜PLY-3E1釜内安装一个喷环,喷环的圆心与聚合釜的圆心保持一致,水平安装。喷环的水平中心距离聚合釜釜顶为400m。喷环的管径为2″。喷环的直径为聚合釜内径的1/3,即1400mm。喷环管开6mm孔径,在不同的方向上共开孔48个,开孔率在70%左右。
将釜顶冷凝器CN-3E1原有的一个喷嘴改造为四个喷嘴,喷雾角度由120°调整为60°提高冲洗效果。
聚合釜和回流冷凝器的雾化器,将雾化蒸汽与防粘釜剂的进料比例调整为5∶1。
改造后从开釜后检查的效果可以发现,防粘釜效果十分明显,可达到800釜以上不用开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4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向器弯钩一次成型模具
- 下一篇:智能化超等长阻力训练及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