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硫化铜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3390.0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7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跃;李旭天;栾彦虎;孙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G3/12 | 分类号: | C01G3/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硫化铜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硫化铜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它们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从通常的关于微观和宏观的观点看,这样的系统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非典型的宏观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介观系统。它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纳米硫化铜作为纳米功能材料的一种,在光电材料、超导体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另外,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硫化铜因具有更为优异的性能,使其合成与性质研究受到极大关注。目前合成硫化铜薄膜、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粒子的方法有模板法、液相法、声化学法、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等。低温溶剂热法由于合成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产率高等优点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广泛发展。
离子液体是指仅由离子组成并在较低温度下(小于100℃)呈液态的盐.例如1-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简写为[BMIM][BF4])作为一种室温离子液体,具有在空气和水中比较稳定、不易挥发、配位能力较弱等特点。因此,我们选用稳定性较好的1-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或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为溶剂,以硫脲和醋酸铜为反应物,用低温溶剂热方法合成了具有纳米尺寸的硫化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纳米硫化铜的合成方法,采用离子液体和低温溶剂热技术,合成不需水和其它有机溶剂,不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或模板,反应条件温和、耗能低、产率高,合成方法更加简单,所得到的纳米硫化铜颗粒分布均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纳米硫化铜的合成方法,本方法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用低温溶剂热方法合成纳米硫化铜,是在[BMIM][BF4]或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中,按照摩尔比添加硫脲和醋酸铜,然后在反应釜中于120度的温度下反应24小时,得到纳米尺寸的棒状硫化铜。
所述的一种纳米硫化铜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的具体步骤是:将醋酸铜干燥后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均匀,加入到离子液体中,向此体系中缓慢滴加硫脲;低价完毕后,转移到反应釜中,在烘箱中加热,冷却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醚洗涤产物,离心分离后真空干燥,得纳米粒子。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将离子液体引入到纳米硫化铜的合成中,不需要添加其它的助剂,反应温度也较低,易于操作。
2.在几种不同的离子液体中,颗粒分布很均匀,产率也较高。该方法合成的纳米硫化铜颗粒对氮气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1mmol的醋酸铜干燥后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均匀,加入到2ml的离子液体中,向此体系中缓慢滴加1mmol硫脲。低价完毕后,转移到15ml的具有特氟龙内胆的反应釜中,在烘箱中于120的温度中加热24小时。冷却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醚洗涤产物,离心分离后真空干燥。该纳米粒子分布均匀,大小为40-90nm。
实施例2:
将1-5mmol的醋酸铜干燥后放在玛瑙研钵中研磨20-40分钟,使其颗粒大小均匀;将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或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2-6ml)倒入容积为10ml的烧杯中,然后将醋酸铜加入到离子液体中,向此体系中缓慢滴加1-5mmol硫脲,出现黑色沉淀,且量不断增加。滴加完毕后,将这一体系转移到15ml的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然后将反应釜放入烘箱中,于105-120℃的温度中加热24小时。缓慢冷却到室温,用去离子水和乙醚洗涤产物,离心分离后真空干燥,得到纳米硫化铜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学院,未经沈阳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3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导线架形成阵列的封装结构
- 下一篇:遮蔽切换噪声的切换式电压转换器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