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见滩涂贝类亲本生态促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3304.6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1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闫喜武;张跃环;霍忠明;杨凤;张国范;张澎;王金海;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水产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淑梅 |
地址: | 11602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见 滩涂 贝类 亲本 生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见滩涂贝类的亲本生态促熟技术,具体的说是将种贝放 置于虾池中进行生态促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多数贝类的性成熟,在全年内具有阶段性,即有一定的繁殖季节(繁殖 期)。贝类的繁殖季节(繁殖期)是指每年这个季节的环境(主要是水温),适 合亲本产卵排精,一般情况下,从开始产卵到最后结束为止,这个时期成为该 种贝类的繁殖季节。贝类在繁殖季节中,产卵和排精达到最高峰时,就是它的 繁殖盛期。不同的贝类或同一种贝类在不同的地区其繁殖季节有很大差异,同 一种类在同一地区,其繁殖季节也常因环境变化而变化。这种差异,极大程度 影响了贝类产卵量,对水产养殖中造成了制约。
自然海区中,许多贝类只有当性腺发育成熟,又遇到大风、大潮、大雨、 水温剧变等突然刺激时,才能排放精卵。而生态池中,并无以上强烈刺激,故 几乎不存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贝类的繁殖力是很强的,突出表现在产量多。 产卵量的多少与繁殖方式有密切的关系。贝类每个雌体的产卵数量,随种类及 其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差异。一般卵生型种类产卵量大,且有多次产卵现象,常 见的滩涂贝类都属于次类型。在生态下池中,贝类几乎不存在自然产卵排精现 象,故在人工刺激下,与自然海区亲贝相比,表现出产卵量大,卵质高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贝类繁殖季节集中,繁殖期短及繁殖时间不确定的难题。 通过在生态虾池中对种贝的生态促熟,可以使贝类的性腺提前成熟,并且能够 保持很长的成熟期。可以有效的延长贝类的繁殖期,提高贝类的繁殖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首先,选择具备贝类生长环境的生态虾池;其次, 选择健康的贝类个体作为亲本;再次,采用底播的养殖方式进行种贝生态促熟; 最后,定期观察性腺发育状况,直至性腺发育成熟,确定成熟期的长短。
本发明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择具备贝类生长环境的生态虾池:所述的生态虾池应当进排水 方便;砂质底或泥砂硬底质,水深1.2m-2.0m,海水盐度20-32,pH7.60-8.60, 在此需要清池,消灭敌害生物;
第二步、选择健康的贝类个体作为亲本;
第三步、采用底播的养殖方式进行种贝生态促熟:于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将 选好的亲本放置于虾池中,采用底播的方式进行生态促熟;
第四步、定期观察性腺发育状况,直至性腺发育成熟,确定成熟期的长短: 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定期在生态虾池中取样,确定贝类的性腺成熟期;当贝类 的性腺成熟后,仍需定期取样,确定成熟期时间的长短;
在所述生态虾池中应定期肥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cm,使生态池中的水保 持“肥、活、嫩、爽”。
采用以下选择标准选择健康的贝类,效果更好:(1)个体为1龄或2龄的 贝类个体;(2)要求亲本规格整齐,贝壳完好无损,活力强、摄食旺盛。
采用底播的方式进行生态促熟时,上选底播密度在100-500粒/m2。
采取肉眼观察与显微镜观察相结合的办法确定贝类的性腺成熟时间的长 短,效果最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贝类的性腺提前进入成熟期,并能够保持较 长的成熟时间,延长了贝类的繁殖期2-3个月。在自然海区条件下,贝类一旦 性腺成熟,随着风浪和潮汐的刺激,会多次繁殖;而在生态促熟的过程中,无 自然海区的风浪和潮汐等刺激,即使贝类的性腺已经成熟,也不会产卵排精这 样;这样,在人工催产的情况下,贝类产卵排精相对集中,且产卵量大大增加, 提高了贝类的繁殖力3-5倍,为贝类的遗传育种和苗种繁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菲律宾蛤仔、青蛤、硬壳蛤、薄片镜蛤、四角蛤蜊、宽壳全海笋的 亲本生态促熟作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第一步、选择具备贝类生长环境的生态虾池:于2001-2007年,在大连庄河 海洋村选择面积为100亩的生态虾池,该生态虾池进排水方便;底质为硬泥砂底; 水深1.5m-1.8m,海水盐度20-32,pH7.60-8.60。在此进行了清池,消灭了敌 害生物;定期肥水,使生态池中的水保持“肥、活、嫩、爽”,且控制透明度 在30-4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水产学院,未经大连水产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3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颖产品
- 下一篇:酚醛树脂及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