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断开式转向驱动桥总成之差速器轴承垫圈测选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3143.0 | 申请日: | 200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于刚;张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G01M13/02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00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开 转向 驱动 总成 差速器 轴承 垫圈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断开式转向驱动桥总成之差速器轴承垫圈测选系统,其 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和检测平台;检测平台上设置有主 减速器壳体定位锁紧机构,主减速器壳体以被动齿轮轴线垂直方向卡 装主减速器壳体,主动齿轮旋转驱动机构,下基准测量块(2)的下 导向驱动机构,上基准测量块(3)的刻度可调压头(78)及其上导 向驱动机构;其中的上基准测量块(3),其导向轴段设有模拟于右轴 承与主减速器右壳体右轴承孔配合的模拟凸台(30),下端设置与差 速器右轴承台配合的内孔;其中的下基准测量块(2),其导向轴段设 有模拟于左轴承与主减速器左壳体左轴承孔配合的模拟凸台(20), 上端设置与差速器左轴承台配合的内孔;主动齿轮旋转驱动机构包括 主动齿轮旋转驱动部分和主动齿轮旋转驱动部分被牵动调整水平位 移的水平直线位驱动部分;下导向驱动机构包括有固定于检测平台与 被动齿轮同轴线的导向滑套(7),下基准测量块下端可拆卸连接有下 压头(71),下基准测量块导向轴段与导向滑套滑动设置,下基准测 量块的模拟凸台(20)配合置于主减速器左壳体左轴承孔,下压头轴 线处设置感应于下基准测量块下端面的下位移传感器(72),动力驱 动杆(74)与下压头固定联接,下位移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数据采 集总线电子连接;上基准测量块模拟凸台置于主减速器右壳体右轴承 孔,刻度可调压头随上导向驱动机构作用于上基准测量块上端,置于 刻度可调压头内、感应于上基准测量块设有上位移传感器(79),上 位移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数据采集总线电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轴承垫圈测选系统,其特征在于 主减速器壳体定位锁紧机构为围绕主减速器壳体的平面三点支撑机 构,每一支撑点是由横向固定于支撑体(11)上端的可调支撑块(10) 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轴承垫圈测选系统,其特征在于 水平直线位驱动部分包括水平驱动气缸(4)和由水平驱动气缸(4) 驱动沿直线导轨(40)滑动的滑台(41)构成,主动齿轮旋转驱动部 分设置滑台(41)上,主动齿轮驱动电机(42)的减速箱输出轴设有 与主动齿轮轴固定连接的法兰盘(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轴承垫圈测选系统,其特征在于 下压头(71)上端设有与下基准测量块(2)连接的卡装内腔,下基 准测量块(2)下部设有与卡装内腔定位卡装的弹性球芯(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轴承垫圈测选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导向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检测平台上两导柱(75)和以两导柱 (75)导向、由升降油缸(77)驱动的横梁(76)构成,位于被动齿 轮轴线设置有旋转刻度可调压头(78)。
6.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测选系统的断开式转向驱动桥总成之差速 器轴承垫圈测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步、装夹:将合装主动齿轮及差速器的主减速器壳体按检测 工位装夹于定位锁紧机构,其差速器左端轴承台置于下基准测量块内 孔,下基准测量块导向轴段与导向滑套滑动配合,下基准测量块下端 经下压头与动力驱动杆联接,下基准测量块的模拟凸台置于主减速器 左壳体左轴承孔;上基准测量块模拟凸台置于主减速器右壳体右轴承 孔中,差速器右端轴承台置于上基准测量块内孔中,主减速器左、右 壳体紧固联接,刻度可调压头置于上基准测量块上端;主动齿轮与主 动齿轮旋转驱动部分轴固定连接;
第二步、测选:
①、标定上位移传感器:下导向驱动机构上行推动上基准测量块 模拟凸台外端面与主减速器右壳体右轴承孔内端面紧密配合,上导向 驱动机构推动处于归零状态的刻度可调压头下行与上基准测量块上 端面紧密接触,由电子控制单元采集上位移传感器量值,电子控制单 元将此状态的差速器右轴承外端面和主减速器右壳体右轴承孔内端 面之间隙通过该量值测量标定为零;
②、标定下位移传感器:下导向驱动机构驱动下基准测量块,使 其模拟凸台外端面与主减速器左壳体左轴承孔内端面紧密接触,由电 子控制单元采集此状态的下位移传感器量值,由电子控制单元将此状 态的差速器左轴承外端面与主减速器左壳体左轴承孔内端之间隙由 该量值测量标定为零;
③、实测:由上导向驱动机构经刻度可调压头下行,将主、被 动齿轮副紧密接触使接触区啮合齿间隙调整为零,再反向调整刻度可 调压头刻度盘至主、被动齿轮副接触区啮合齿侧间隙标准值Cx后锁 紧,由下导向驱动机构上行,使上基准测量块上端面与刻度可调压头 紧密接触后,经主动齿轮旋转驱动机构的水平直线位驱动部分低速转 动主动齿轮带动主、被动齿轮副在设定的接触区啮合齿侧间隙范围内 运动,启动电子控制单元分别采集上、下位移传感器量值Lzs、Lys, 由电子控制单元的计算程序分别按数据模型Lz=Lzs+Gp+Cx+Lzb和 Ly=Lys+Gp+Cx+Lyb获得差速器左、右轴承调整垫圈测选值Lz、Ly,其 中Gp为形成过盈配合状态的标准值,Lzb和Lyb分别由以下数据模型计 算获得:Lzb=Xj-Zh,Lyb=Sj-Yh,其中的Xj为下基准测量块的标定厚 度值,Zh为差速器左轴承的实际厚度值,Sj为上基准测量块的标定厚 度值,Yh为差速器右轴承的实际厚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31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