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键联控式微型打印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2793.3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海荣 |
主分类号: | B41J3/36 | 分类号: | B41J3/36;B41J29/13;B41J29/5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刁佩德 |
地址: | 110004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键联控 式微 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纸带式数据打印的各种仪器、仪表的微型打印机,特别是一种从根本上消除按键误操作,联控动作稳定,确保打印机正常工作的锁键联控式微型打印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用于纸带式数据打印的各种仪器、仪表的微型打印机及其打印单元和色带、控制线路板、纸卷已规格化、通用化。本发明人曾针对现有微型打印机存在的一些缺陷,不断进行改进,先后设计出一些结构全新的适于各种场所用的微型打印机,如带有斜支板的“扩容式微型打印机”(专利公告号CN2555156Y)、壳体带有弹性连接面板的“扩容式微型打印机”(专利公告号为CN2555155Y)、带有抠手式直拉纸仓门开启机构的“扩容式微型打印机”(专利公告号CN2923321Y)、带有按键式曲柄拐臂联动仓门开启机构的“易装纸微型打印机”(专利公告号CN200948692Y)等。这些改进的微型打印机虽然解决了现有微型打印机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如纸仓门的开启采用抠手式直拉纸仓门开启机构,即在纸仓门的一侧用手抠实现纸仓门开启。该结构虽然制作容易,可是采用单受力支点的手抠片式扳手,受力状态不均衡,开门费力。有的纸仓门开启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按键式曲柄拐臂的纸仓门开启机构,即直接用按键带动曲柄拐臂实现纸仓门开启。尽管这种按键式纸仓门开启机构比抠手式已有很大的进步,但由于不同厂家的打印头,导致卡住打印热敏片、打印纸的碾纸胶辊松紧不一,还是存在纸仓门易受外力自行开启或开启较费力、设备面板上的按键容易误操作等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按下按键,利用与按键端部直接接触的大曲柄拐臂带动联接轴转动,当所选碾纸胶辊固定卡簧偏紧时,开启纸仓门较费力。
2、长期使用会使按键的键轴、卡簧等松动,外界振动或无意碰撞容易使纸仓门自行开启或关闭不严,壳体内的各传动部件的零件间碰撞、摩擦极容易损坏,将影响微型打印机的使用性能。
3、由于设备面板上还有其他需要控制的按键,操作时有时误碰纸仓门开启按键,纸仓门就会被无意打开,将引起打印数据丢失、打印纸脱落等故障。
4、正常情况下微型打印机只有在更换纸卷或色带等备件的时候才开启纸仓门,在开启纸仓门操作前应先停止打印机的工作。若打印机工作时误开纸仓门,在打印头没有结合严密的情况下打印,会磨损昂贵的打印头的传动齿轮,缩短打印头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键联控式微型打印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按键式开启机构的纸仓门开启费力、易误操作引起故障等问题,其传动结构设计紧凑,联控动作稳定,仓门开启灵活、轻便,关闭严密,联锁可靠,从根本上消除按键误操作,确保打印机安全运输和正常工作,显著提高打印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锁键联控式微型打印机包括带有纸仓门的面板,由上、下壳组成的壳体,组装在壳体内的打印单元及其托架,纸仓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仓门开启装置的按键的键帽露出面板上的指示有锁闭、开锁的标记处,与所述按键的键帽固定在一起的锁轴通过锁轴导套及所述锁轴导套内的复位弹簧组装在一起,所述锁轴导套利用连接耳固定在所述面板内侧,利用设置在所述锁轴导套上的限位台和滑槽分别与所述按键的固定在键帽上的卡爪相配合,控制所述按键的锁轴端部沿其轴向限位或移动,直接或间接控制所述纸仓门开启装置的摆杆转动。
所述按键的锁轴的端部直接控制所述纸仓门开启装置的摆杆转动时,所述按键的锁轴端部直接顶在所述纸仓门开启装置的摆杆一端的大曲柄拐壁的内侧,所述摆杆组装在所述面板的纸仓门内侧,使摆杆两端的大、小曲柄拐壁的外侧在同一平面上,并与所述面板的纸仓门的内表面相接触。
所述按键的锁轴的端部间接控制所述纸仓门开启装置的摆杆转动时,所述按键的锁轴端部先顶在沿所述托架侧壁滑道移动的滑动支座的挡台上,再通过与滑动支座上的齿条相啮合的带齿凸轮的凸轮顶在所述纸仓门开启装置的摆杆一端的大曲柄拐壁的内侧,所述摆杆组装在所述面板的纸仓门内侧,使摆杆两端的大、小曲柄拐壁的外侧在同一平面上,并与所述面板的纸仓门的内表面相接触。
所述面板的纸仓门通过底部两侧的端轴铰接在面板的相对应轴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海荣,未经黄海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