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膜外靶控自控止痛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2125.0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8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吕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黄伟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A61M5/142;A61M5/178;A61M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膜外靶控 自控 止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镇痛泵结构装置改进,特别涉及硬膜外止痛泵。
背景技术
静脉术后自控镇痛(IPCA)或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二方法通过设定PCA泵的参数,如单次给药剂量,锁定时间和背景输注量,达到镇痛目的。但因为给药不足可能导致镇痛效果不佳或给药过多导致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加,因此如何提高术后镇痛的安全性是靶浓度控制输注(TCI)是一种以现代药代动力学多房室模型理论为基础,将群体药动学参数嵌入程序中控制输注系统随时调整输注速率并通过计算分析获得相应的靶血浆或靶效应室药物浓度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技术。病人自控镇痛(PCA)根据不同患者自身对镇痛需求,在一定范围内自行给药,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个体的需求差异。目前术后急性疼痛多采用自控静脉镇痛(IPCA)十分重要的。因此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设置PCA有关指标如药物浓度、负荷剂量、持续剂量、PCA剂量、锁定时间、单位时间最大限量、注药速率等更为妥善合理。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TCI装置系统仅用于麻醉,并没有用于术后镇痛,尤其硬膜外止痛,而用于术后镇痛的止痛泵并没有靶控功能,因此我们研发靶控-自控硬膜外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目前国内外尚无硬膜外硬膜外靶控止痛泵。建立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和计算机控制的输液泵是问题关键。本案通过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和参数,开发TCI-PCEA应用软件,并研制新型的TCI-PCEA止痛泵(同时具有靶控和病人自控功能),用于术后病人急性疼痛的治疗。如何提高术后镇痛的安全性是当前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在市场上或是临床上应用的止痛泵都是靶控或是自控。靶浓度控制输注(TCI)是一种以现代药代动力学多房室模型理论为基础,将群体药动学参数嵌入程序中控制输注系统随时调整输注速率并通过计算分析获得相应的靶血浆或靶效应室药物浓度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技术。病人自控镇痛(PCA)根据不同患者自身对镇痛需求,在一定范围内自行给药,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个体的需求差异。目前术后急性疼痛多采用自控静脉镇痛十分重要的。因此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设置PCA有关指标如药物浓度、负荷剂量、持续剂量、PCA剂量、锁定时间、单位时间最大限量、注药速率等更为妥善合理。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TCI装置系统仅用于麻醉,并没有用于术后镇痛,尤其硬膜外止痛,而用于术后镇痛的止痛泵并没有靶控功能,因此经常出现很难控制给药的量,有的时候多给,有的时候少给,给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TCI技术展望随着计算机和其它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TCI技术将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1)药代模型的生理化高速运算的计算机可以将人体的房室化更加细致,对多变量的数学模型亦能轻松处理,因而在预测浓度的准确性上将有很大提高。此外,用非房室的药代模型通过多次的迭代运算,也能够通过计算机的升级而改善其准确性。
(2)输液泵的便携化正如DIPRIFUSOR将控制软件整合到输液泵中,即免除了携带大量的计算机设备一样,TCI系统的小型化和便携化是其发展的另一个趋势。随着病人自控概念的深入,更加需要实现TCI的便携性。
(3)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设定靶浓度后,TCI能自动达到并维持稳定的靶浓度,但是临床麻醉深度及手术刺激的改变都需要不断调整所设定的靶浓度,目前的TCI系统却不能完成这项工作。如果效应信息能反馈给靶控系统并自动完成浓度的调节,即可形成所谓的闭合环路麻醉(closed-loop control ofanesthesia)。效应信息的来源有二:一是药物效应,如用BIS or EP为反馈信息形成闭合环路麻醉。二是药物浓度,目前的浓度监测还不能对静脉麻醉药的血药浓度进行即刻测量。但是随着生化技术的发展,静脉麻醉药有希望象吸入麻醉药那样做到随时监测体内的在线浓度,并通过药物浓度来控制麻醉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实现靶控-自控的止痛泵,为临床提供更安全可靠、又经济方便的一种镇痛仪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结构要点在于,包括电源、输注执行机构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由电源管理模块、输注执行机构的控制模块、内置控制程序的中央控制单片机、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构成,电源受电源管理模块控制向各装置供电,中央控制单片机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输注执行机构的控制模块、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有数据线电连接;特别是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带电电极的脑电监护模块,其输出信号通过网络接口连接至中央控制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黄伟,未经吕黄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素弧光理疗器
- 下一篇:一种中药治疗猪咳嗽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