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麦污水资源化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0952.6 | 申请日: | 200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新;石殿瑜;邱然;王伟;钱竹;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8;C02F1/52;C02F1/28;C02F1/50;C02F103/3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淑梅 |
地址: | 11603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资源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麦行业污水资源化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
制麦行业属工业用水量大的行业,依我国目前的技术装备水平,每吨商品麦芽生产过程平均耗水约6.5~8.5吨,全国年产麦芽400万吨,并每年以5%速度增长。如此庞大的制麦企业每年要消耗相当数量的水资源,同时也给污水处理带来沉重的负担。
由于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目前制麦企业全部采用传统的“物化+生化”水处理工艺(过滤、沉淀、酸化调解、厌氧、好氧曝气、气浮出水)处理后达标直接排放,不能对废水加以充分利用。而对制麦行业,废水回收大都采用膜处理技术,成本昂贵,无经济效益可言。
从制麦工艺的特点看,制麦工业废水主要来自于制麦过程大麦的冲洗、浸泡及发芽喷淋时产生的有机废水。目前根据工艺要求和用水特点,如将污水站达标或接近达标排放的废水,选择合理的深度处理工艺加以处理再利用,应该是既符合“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国策,又可减缓水处理负荷加重、排放不达标的矛盾,同时可通过多次循环处理应用达到降耗节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对制麦行业污水资源化处理的集成技术和方法。其目的是解决目前制麦企业污水排放不达标及中国水资源紧缺问题。本发明利用制麦企业污水站处理后欲排放的污水,通过臭氧絮凝+砂滤+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消毒的物化处理工艺,达到实现制麦污水资源化处理循环利用三次的优势效果,且成本很低,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制麦过程中,水分是大麦发芽的首要条件。制麦废水主要产生在投料和浸麦阶段,通常用水浸麦2~4次,浸麦的目的是提供种子发芽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同时清洗掉大麦所带微生物和浸出麦皮中对啤酒酿造有害的多酚类物质。多年来,制麦行业一直无法将制麦污水回收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制麦污水中含有多酚类物质和大量的微生物。以臭氧氧化加活性炭吸附,可有效去除上述两类物质。
根据回用水质要求,主要处理对象是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氨态氮(N-NH3)、微生物、细菌病毒、悬浮物、色度及浊度,而且水体是回用于麦芽生产过程,因此,处理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少加入可能形成二次污染或者影响水质成分的药剂。
本发明所处理的污水为制麦过程中洗麦、浸麦及发芽喷淋增湿所产生废水,其化学需氧量(CODcr)小于3000mg/L,5日生化需氧量(BOD5)小于1500mg/L,总多酚含量小于200mg/L,色度(铂钴色度单位)小于50,浊度小于40NTU,悬浮物(SS)含量小于1000mg/L。
本发明将制麦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通过预处理、臭氧絮凝、砂滤、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和消毒,使出水指标达到化学需氧量(CODcr)小于50mg/L,5日生化需氧量(BOD5)小于10mg/L,总多酚类物质含量为0,氨态氮(N-NH3)含量小于10mg/L,悬浮物(SS)含量小于10mg/L,农残、化学杀菌剂不得检出,色度=15,浊度小于1NTU,总大肠菌群(CFU/100mL)不得检出,菌落总数(CFU/100mL)小于100,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将污水通过隔栅机过滤、沉降,去除麦皮、浮麦等大颗粒物质,进入酸化池,向酸化池中通入厌氧、好氧曝气,再通过气浮池得到预处理水,此时所得水质化学需氧量(CODcr)小于200mg/L,5日生化需氧量(BOD5)小于60mg/L,悬浮物(SS)含量小于80mg/L,氨态氮(N-NH3)含量小于15mg/L。
第二步,将预处理水经排放口定流量分流至预处理水排放池,同时向预处理水排放池中投放臭氧,臭氧投加量为1.3mg/L。微量的臭氧投加,能起微絮凝作用,可增强过滤效果,提高过滤速度,延长过滤周期。
第三步,预处理水从预处理水排放池通过提升泵后,流经砂滤器,砂滤器中填装有均质石英砂,粒径D为0.6~0.8mm,K小于1.4,砂滤可以出去絮凝物质,提高臭氧对溶解性有机物的氧化效率。
第四步,将上述预处理水通过臭氧溶气系统,该系统臭氧投加量为20mg/L,能够高效快速的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总多酚类物质及氨氮,杀灭微生物、细菌病毒,对污水进行脱色除味。由于处理水量较大,选用相对简单的布流冲击式曝气进行气液混合,
第五步,将经过臭氧氧化的预处理水通过活性炭滤器排入贮水池,活性炭滤器中的填充物为颗粒活性炭,粒径D为1.5~2.4mm,K小于1.7,贮水池中的水通过反洗泵在砂滤器、臭氧溶气系统和活性炭滤器间循环三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9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天线下行波束赋形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