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微细粒子聚集形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0668.9 | 申请日: | 200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锋;王志强;王宁会;王进君;王翠华;李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26 | 分类号: | 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微细 粒子 聚集 形态 方法 | ||
1、一种控制微细粒子聚集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粉体(2)预先放置在气室(5)内的多孔筛板(1)之上,来自空气压缩机的干燥压缩空气(4)通过多孔筛板(1)使粉体(2)在气室(5)内流动起来,呈沸腾状态;气室(5)的顶盖设置有排气孔(3),以减小气室内的压力;悬浮于气相中的微细粉体粒子通过一根粉体输出管(6)输送到供粉枪,输送到供粉枪的粉体与氮气(7)混合,氮气的压力通过压力调整阀门(8)调节,与氮气混合后的粉体,经过喷嘴(9)喷出,进入到粉体除电装置;粉体除电装置是通过在两片不锈钢筛网电极(11)施加交流高电压(10)产生正负离子,高速流动的粉体粒子表面如果带有多余电荷,在通过除电装置时将会被中和掉,消除粉体粒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经过上述装置充分分散后的粉体最终进入到沉积室,高速流动的粉体(2)首先经过喇叭形的进粉口(12)降低速度,降低至0.2~0.8m/s,然后在高压电极(13)和接地电极(15)之间施加高压静电场,当流动的粉体粒子经过该电场时,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沉积到基材(14)表面,形成珍珠链状聚集体;没有沉积的粉体粒子由粉体收集口(16)收集,再次利用,所述的粉体(2)是介电性或导电性的微细粉体材料,其平均粒径小于5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微细粒子聚集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室内静电场的场强为1~4kV/c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控制微细粒子聚集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室的入口为喇叭形状,入口和出口的直径比为5∶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微细粒子聚集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粒子聚集形态为粒子珍珠链构成的絮状结构或由粒子珍珠链构成的集束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6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草靶向消脂膏
- 下一篇:发酵法生产多肽类抗生素安来霉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