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桨翻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0612.3 | 申请日: | 200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林;刘景成;沈洪树;刘岩;孙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B66C17/24;B66C1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忠达 |
地址: | 12500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 翻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运装置,特别是涉及船用螺旋桨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船舶建造中,螺旋桨在安装上船之前,都要对其正、反两面的桨叶进行研配,这时就需要经过吊装,将螺旋桨翻身,在吊装螺旋桨之前,以往的办法是将螺旋桨受力部分(一般在螺旋桨轴洞附近)用铜皮、橡胶皮、牛皮将其包好,然后用吊索(钢丝绳或尼龙吊带)将其锁紧吊起、翻身。虽然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但仍有将螺旋桨桨叶拉卷曲、撕裂开、或将吊索割断的现象发生,十分容易造成螺旋桨报废和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在此情况下,需一种安全可靠的螺旋桨翻身装置来保证桨叶翻身的质量和人员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旋桨在研配过程中保证安全生产的螺旋桨翻身装置。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螺旋桨翻身装置,包括上托架、下托架、中间轴、螺帽。所述的中间轴以其底部与下托架固定连接,中间轴上部制成楔状并在圆面部设有螺纹,该螺纹与螺帽相配,中间轴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上吊耳和下吊耳,所述上托架中间部位设有与中间轴楔状部位相匹配的成型圈孔,上托架以其成型圈孔套装在中间轴上的楔状部位,螺帽旋在中间轴上并通过垫圈压紧在上托架上,构成螺旋桨翻身装置。
上述的上托架和下托架的两侧端均设有吊索限位片,吊索限位片上设有吊索护角。
本发明是将螺旋桨装入上下托架后,用螺帽压紧,吊起翻身时吊索不接触螺旋桨,彻底解除了对桨叶产生的损坏及发生吊索割断的现象,改变了原有螺旋桨翻身吊装方法,是桨叶翻身一次创新性的工艺改造,对于批量造船,专业化造船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间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上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下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C剖视图。
图8-图11是本发明的螺旋桨翻身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螺旋桨翻身装置,包括上托架5、下托架4、中间轴3、螺帽1。所述的中间轴3上部制成楔状并在圆面部加工成螺纹,该螺纹与螺帽1相配,中间轴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上吊耳6和下吊耳7。上托架5和下托架4均用钢板焊接成箱形体,上托架5和下托架4的两侧端均设有吊索限位片9,吊索限位片9上设有吊索护角8,其中下托架4的中间部位装设有与中间轴3底部相装的成型圆圈10,中间轴3以其底部装入下托架4成型圆圈10,并焊固在一起,上托架5的中间部位装设有与中间轴3楔状部位相匹配的成型圈孔11。将焊固有中间轴3的下托架4设置在稳固承重的座子上,待翻身的螺旋桨12穿进中间轴3放置在下托架4上,上托架5以其成型圈孔11套装在中间轴3上的楔状部位并放置在螺旋桨12的桨毂上,放好垫圈2旋紧螺帽1。吊索13一端连接中间轴3上的上吊耳6,另一端连接吊车主钩,当吊起一定高度后,另外的吊索14一端连接中间轴3的下吊耳7,吊索14另一端绕经下托架4和上托架5两侧端的吊索限位片9及吊索护角8连接在吊车的副钩上,吊起下吊耳7,吊索14在上、下托架的吊索限位片9中运行,达到一定高度后,吊车主钩使上吊耳6下降,吊车副钩吊起下吊耳7将螺旋桨12翻身,解下上吊耳6连接的吊索13,由下吊耳7将螺旋桨吊至座子上,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