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注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0267.3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宋宝炜;曹新华;刘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8 | 分类号: | B29C70/48;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窦久鹏 |
地址: | 11003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注胶机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创造是用于用复合材料成型零件工艺中的注胶设备。
背景技术:树脂传递模型(简称RTM)是将加热的树脂注入到装有复合材料的闭合模具中,浸润增强材料并固化成型复合材料零件的工艺方法,这种工艺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航空、航天领域成型复合材料零件逐渐地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国内无用于RTM生产复合材料零件的热注胶机。
发明内容: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用复合材料在闭合模具中成型复合材料零件工艺中注胶的热注胶机;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由小车、安装垫板、电子秤、底板、加热装置、保温装置、加热釜、釜盖、密封圈、锁紧螺母、搅拌装置、热电偶、真空与气压管、出胶管、电控柜构成;在小车上面安装安装垫板和电子秤,在安装垫板和电子秤上面安装底板,在底板上安装保温装置,在保温装置里将加热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在加热装置上安装加热釜,在加热釜上端安装釜盖,用锁紧螺母固定,在加热釜与釜盖之间安装密封圈,在釜盖上安装热电偶并插入加热釜中,在釜盖上安装真空与气压管,在釜盖上安装搅拌装置,在釜盖上安装出胶管并插入加热釜内底部,电控柜安装在小车上,电控柜与加热装置、搅拌装置、热电偶、电子秤连接;加热装置由加热盘、支架、隔热毡构成;隔热毡支架安装在底板上,加热盘安装在支架上;保温装置由内罩、外罩、隔热毡构成,在内罩、外罩之间安装隔热毡;搅拌装置由减速电机、搅拌杆、搅拌叶构成,搅拌杆与减速电机输出轴连接,搅拌叶安装在搅拌杆上。
本发明创造的优点:由于采用了加热装置,能将加热釜中的树脂胶加热,在热电偶的控制下达到需要的温度;采用了保温装置,减少温度损失,使升温速度加快,减少能耗,加热装置中采用隔热毡也防止热量损失;由于采用了搅拌装置,树脂胶在被加热的同时进行搅拌,胶液加热均匀;加热和搅拌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可从真空与气压管中排出,当需要注胶时,从真空与气压管向加热釜中充气压,使胶液从出胶管中排出;加热釜、加热装置及保温装置制成分体式结构,便于加热釜的清洗;电子秤可以起到对加热釜重量变化的监测,可间接的监测注胶量的变化,由于电子秤代替流量计,可避免胶液对流量计的腐蚀和免清洗;采用小车结构,方便热注胶机的移动,适用于不固定的生产现场。
附图说明:
图1是热注胶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热注胶机:由小车1、安装垫板2、电子秤3、底板20、加热装置、保温装置、加热釜9、釜盖12、密封圈13、锁紧螺母18、搅拌装置、热电偶14、真空与气压管15、出胶管17、电控柜19构成;在小车上面安装安装垫板和电子秤,在安装垫板和电子秤上面安装底板,在底板上安装保温装置,在保温装置里将加热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在加热装置上安装加热釜,在加热釜上端安装釜盖,用锁紧螺母固定,在加热釜与釜盖之间安装密封圈,在釜盖上安装热电偶并插入加热釜中,在釜盖上安装真空与气压管,在釜盖上安装搅拌装置,在釜盖上安装出胶管并插入加热釜内底部,电控柜安装在小车上,电控柜与加热装置、搅拌装置、热电偶、电子秤连接并实施控制;加热装置由加热盘5、支架4、隔热毡21构成;隔热毡支架安装在底板上,加热盘安装在支架上;保温装置由内罩8、外罩6、隔热毡7构成,在内罩、外罩之间安装隔热毡;搅拌装置由减速电机16、搅拌杆11、搅拌叶10构成,搅拌杆与减速电机输出轴连接,搅拌叶安装在搅拌杆上。
小车,制成框架结构,在下面安装车轮,便于移动;电子秤为市购件,根据重量选购;搅拌叶安装在搅拌杆上,可以用螺钉,焊接或铆接实现;真空与气压管与真空泵和气源连接,当加热、搅拌过程中,启动真空泵,将胶液上部的空间形成负压,使胶液中产生的气泡排出,当需要注胶时将真空泵停止,启动气源将带有气压的气流输入到加热釜内,将胶液从出胶管中排出,注入到有复合材料的闭合模具中,所使用的气源是企业中常用的五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即可,锁紧螺母的数量可根据釜盖尺寸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2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