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频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9296.8 | 申请日: | 2008-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9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蔡调兴;郭肇强;郭淙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24;H01Q5/00;H01Q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频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双频天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倒F型天线技术的双频天线。
背景技术
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产品充斥于日常生活中,例如移动电话、无线网络、可遥控操作的家电等等。前述这些设备由于使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原因,因此用以感应电磁波的天线为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设备中必要的装置。为了整体造型上的美观与使用上的方便,过去外露于电子装置外的外露式天线已逐渐被直接内藏于电子装置中的内置式天线取代,但由于电子装置内部的空间有限,因此如何将内置式天线小型化又可维持高收发效能是近年来业界发展的重点之一。
参阅图1,其示出美国第6861986号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双频天线8。双频天线8包括一辐射元件81、一间隔地位于辐射元件81之一侧的接地元件82及一导接段83;导接段83包括一端连接辐射元件81的一第一支臂831、一与第一支臂831相间隔且一端连接接地元件82的第二支臂832,及一桥接于第一与第二支臂831、832的第三支臂833。
一信号线9的一端连接于导接段83的第三支臂833,另一端则与一射频电路(图未示)电性连接,以馈入射频信号。
第一支臂831与辐射元件81的接点更将辐射元件81分成长短不一的第一辐射段811与第二辐射段812;较短的第一辐射段811长度及其与接地元件82、导接段83相对位置关系,构成与高频信号产生谐振的平板倒F型天线(PIFA),而较长的第二辐射段812长度及其与接地元件82、导接段83相对位置关系,构成与一低频信号产生谐振的平板倒F型天线(PIFA)。
双频天线8虽能收发两种频段的信号,但若因设置空间不足而需将此双频天线8的体积缩小时,则需在缩小天线体积的同时,利用寄生耦合元件技术来补偿因体积缩小而减少的频宽,但如此一来,欲调整第一辐射段811的尺寸来改变高频信号的谐振频段时,则第二辐射段812的尺寸也需要同时被微调,反之,欲调整第二辐射段812的尺寸来改变低频信号的谐振频段时,则第一辐射段811的尺寸也需要被微调,也因此导致天线在制造与频宽控制上发生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收发射频信号的双频天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缩小天线体积的双频天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制造及控制频宽的双频天线。
于是,本发明双频天线包括一回路导体部及一导体臂,回路导体部包括一信号馈入段及一接地段,导体臂由信号馈入段一端向外延伸;回路导体部还包括一桥接信号馈入段与接地段的辐射段,信号馈入段、辐射段与接地段依序围绕成一开放回路,开放回路的开口形成于信号馈入段与接地段之间;导体臂呈L型延伸至回路导体的辐射段的一侧。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不仅提供另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双频天线结构,还利用该回路导体部及L型导体臂来调整谐振频宽,使本发明可在被限制于较小体积的设置空间时,仍不需使用寄生耦合元件技术来补偿因体积缩小而减少的频宽,因此本发明双频天线在制造及频宽控制上较传统的双频天线容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传统的双频天线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双频天线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双频天线的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双频天线的电压驻波比测量结果的数据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双频天线中的回路导体部在X-Y平面、X-Z平面及Y-Z平面于2437MHz时的辐射场型测量结果的数据图;及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双频天线中的导体臂在X-Y平面、X-Z平面及Y-Z平面于5350MHz时的辐射场型测量结果的数据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回路导体部
11 信号馈入段
111馈入点
12 接地段
121第一端部
122第二端部
13 辐射段
14 开口
2 导体臂
3 导电铜箔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2与图3,本发明双频天线优选实施例包括一回路导体部1、一由回路导体部1向外延伸的导体臂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92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线电缆连接件
- 下一篇:防爆膜、扁平锂电池及扁平压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