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由渗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7976.6 | 申请日: | 2008-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7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金昊;沈晓峰;王会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洪;霍育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由 渗透 方法 | ||
1.一种路由渗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区域边界路由器计算外部路由,根据该外部路由生成链路状态公告,该链路状态公告能进入区域内部路由器;
区域边界路由器将生成的链路状态公告通告给区域内部路由器;
区域内部路由器计算出到达区域边界路由器的区域内部路由,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链路状态公告中的外部路由计算出到达区域外部目的网段的路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边界路由器计算外部路由主要包含:
(a1)所述区域边界路由器从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接收5型链路状态公告,检查该5型链路状态公告的有效性,如果所述5型链路状态公告有效,执行步骤(a2);
(a2)判断该5型链路状态公告中是否填写了转发地址,如果填写了转发地址,根据转发地址确定下一跳,否则,根据所述区域边界路由器到达所述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的路由确定下一跳;
(a3)确定区域边界路由器到达下一跳的距离,根据5型链路状态公告中携带的路由距离、类型及区域边界路由器到达下一跳的距离计算外部路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边界路由器检查有效性包括:检查所述5型链路状态公告携带的距离metric值不是路由不可达LSInfinity,生存周期age值不是最大生存周期MaxAge,且该5型链路状态公告不是所述区域边界路由器自己所产生的,且通告该5型链路状态公告的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可达,满足上述所有条件的5型链路状态公告有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中,如果填写了转发地址,进一步判断转发地址是否为0.0.0.0,如果不是,根据转发地址确定下一跳,否则,根据所述区域边界路由器到达所述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的路由确定下一跳。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中还包括:
所述区域边界路由器遍历路由表,判断路由表中是否存在到达所述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的5型链路状态公告通告的目的网段N的路由;
如果不存在到达目的网段N的路由,在路由表中新增到达目的网段N的路由;
如果存在到达目的网段N的路由,则比较路由表中的路由和当前计算的所述5型链路状态公告通告的目的网段N的路由的优先级:
如果路由表中的路由更优,不计算该外部路由;
如果当前计算的路由更优,用当前计算的路由替换路由表中的路由;
如果二者优先级一样,将当前计算的路由的下一跳和路由表中的路由的下一跳进行合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边界路由器根据计算出的外部路由生成链路状态公告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检查是否设置了路由渗透策略;
如果没有设置路由渗透策略,为所有计算出的外部路由生成链路状态公告,所述区域边界路由器生成的链路状态公告中携带的距离值为所述外部路由的距离值;
如果设置了路由渗透策略,将计算出的外部路由和所述路由渗透策略进行匹配,为匹配上的外部路由生成链路状态公告,所述区域边界路由器生成的链路状态公告中携带的距离值为所述外部路由的距离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设置了路由渗透策略,且路由渗透策略中指定了距离值,则所生成的链路状态公告中携带的距离值为指定的路由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渗透策略采用下述任一种或多种方式实现:路由映射、分布控制列表、前缀列表或访问控制列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内部路由器计算出到达区域边界路由器的区域内部路由的距离值,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链路状态公告中携带的距离值,得到所述区域内部路由器到达目的网段的距离值为区域内部路由的距离值和所述链路状态公告中携带的距离值之和,如果存在多条路由到达所述目的网段,则计算出该多条路由的距离值,距离值最小的路由为达到目的网段的最佳路由。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为根区域stub area,所述区域边界路由器根据计算出的外部路由生成3型链路状态公告并通告给所述根区域内的路由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79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加压毛细管电色谱装置
- 下一篇:新型安全输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