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馈式安全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6221.4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2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佩渊;毛祚飞;方亮彬;蔡永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镱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馈 安全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涉及于骨科医疗适用的器具,具体地说是适用于骨科手术进行钻、穿动作的回馈式安全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骨胳发生骨折意外时,以开刀对骨折治疗,有时需要对骨头进行钻孔动作时,便需要使用钻头。而目前所见一般医疗用的钻头是一般所见同相式螺旋的钻头。
由于实际钻骨手术过程中,无法清楚看见钻头深入人体的深度,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往往医疗人员必须凭借着触感来操控钻头的行进。人体的骨头是包含位于外层,而呈现硬度高、致密性高的皮质骨,皮质骨内面包含骨质较疏松的海绵骨,因此,医疗人员于操作钻骨动作时,系以钻头深入人骨组织之较硬部位或较柔软部位的手感或音频来判断,该钻头进入骨头组织的硬质皮质骨或较松散的海绵骨位置。
而操作手术时,在钻头穿入皮质骨的坚硬处、进入第二段的海绵骨后,到这个部位为止,一般医疗人员都可以轻易由钻头触感获知钻头所在位置,但此项手术危险就在于钻头一但经穿越海绵骨后往另一段皮质骨前进时,何时会整个贯穿骨头组织并无法轻易掌控,尤其是钻头为机械动力装置,一旦过冲骨头组织后,若不于即时停止,则往往伤及骨头周边其他人体组织,导致更严重的伤害;如何判断钻头所在位置恰恰穿出皮质骨而不伤及周边组织,截至目前为止,仅能凭据医疗人员的经验,或以非常昂贵而精密的仪器监控,方能防止这种医疗伤害发生。是以使用钻头时,如何去避免因人为经验、熟稔度的差异而造成医疗上的疏失,是为需要注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的问题,进而用心研究开发,因此本发明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回馈式安全钻头,其是钻头具有二段式不同外径的螺旋旋向,以便在钻穿骨组织一适当深度,便不能以同一旋向继续操控,必须转换驱动转向始能继续钻穿,以正确的机械动作提醒医疗操作者钻设深度所达的特定位置,降低可能造成的人为疏忽。
为了可达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回馈式安全钻头,其是为一钻头,该钻头一端是形成一第一螺旋段,该第一螺旋段外端是尖锐状的刃口,于该第一螺纹段另端轴向相邻处,为一螺旋方向与该第一螺旋段不同的第二螺旋段。
上述的回馈式安全钻头,其中,所述第一螺旋段为正转的螺旋向,第二螺旋段是逆转的螺旋向。
上述的回馈式安全钻头,其中,所述第一螺旋段为逆转的螺旋向,第二螺旋段是正转的螺旋向。
上述的回馈式安全钻头,其中,所述第一螺旋段的外径小于第二螺旋段。
上述的回馈式安全钻头,其中,回馈式安全钻头,所述的钻头内部可为中空,以供穿入一引导针,以正确导引钻头行进方向。
上述的回馈式安全钻头,其中,所述第一螺旋段的长度约大于一般人体皮质骨厚度平均值。
上述的回馈式安全钻头,其中,所述的第一螺旋段与第二螺旋段可为组合式设计。
因此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所列:
本发明主要是为将医疗手术用的钻头,具有回馈式的安全守卫关卡式设计,该钻头分设不同螺旋向的第一、二螺旋段,而且该第一螺旋段恰约相似或稍长于一般人体皮质骨厚度,并配合两种螺纹段设计以具有落差的不同钻设外径,以此安全设计,让钻头前进的动作交由机械动作快速的确实回馈,并利用正、逆转钻头的转向动作,来取代不科学的人为手感经验,得以正确操作钻头深入骨头特定部位,使医疗人员于钻骨动作时可以安心地操作,无须费心揣测推想,减少不必要的人为误失,提升使用钻头的精准性、可靠性,及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放大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螺旋段钻设状态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螺旋段钻设状态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螺旋段另一钻设状态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钻头之第一螺旋段与第二螺旋段组合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钻头
(11)第一螺旋段
(111)刃口
(14)第二螺旋段
(30)皮质骨第一侧
(31)海绵骨
(32)皮质骨第二侧
(50)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回馈式安全钻头,如图1所示,其适用于钻头的钻头10,本发明的钻头10具有二段式不同旋向的第一螺旋段11、第二螺旋段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镱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镱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6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