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氯化亚砜合成的单排冷凝管冷凝冷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1200.3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国清;汪新泉;戴恒文;潘英曙;李世群;郑小辉;刘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世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3/02 | 分类号: | F28D3/02;F28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明霞;俞昌华 |
地址: | 3333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氯化 亚砜 合成 单排 冷凝 冷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氯化亚砜合成的单排冷凝管冷凝冷却设备,具体的讲,本 发明涉及一种全封闭全循环氯化亚砜制备工艺使用的单排冷凝管冷凝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氯化亚砜的合成方法有十几种,但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基本上是如下三种工 艺路线:
(1)五氯化磷与二氧化硫反应,工艺简单,但SOCl2与POCl3很难分离,不易得到 高纯度SOCl2;
(2)以氯化锑等为催化剂,氯化硫与氯磺酸反应,目前国内广泛采用,工艺复杂, 投资较大;
(3)气相催化法合成氯化亚砜,以活性炭为催化剂,氯化硫与二氧化硫、氯气反 应,国外普遍采用,工艺简单,投资少和产品纯度高,可采用封闭式内循环装置生 产,无环境污染,基本反应式如下:
作为上述现有技术(3)的典型代表,US2431823公开了利用二氯化二硫(S2Cl2) 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二氯化硫(SCl2)及过量的氯气与二氧化硫及导入的氯气在活性 炭催化下气相反应,然后经过冷凝、脱气、精馏,氯化亚砜;该文献还公开了将反 应后经过硫化床并蒸馏后的主要为包括硫的一氯化硫混合物经过氯化器氯化后加入 预热器A,开始新的反应。
现有技术中,氯化亚砜的冷凝器都是采用搪瓷片式冷凝器,由于压力大,密封 点多,一台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损坏,频繁的检修带来维修费用的升高,而且造成 环境的污染。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文献报道了组合式冷凝冷却器,例如:
CN96235134.2公开了了一种用于各类蒸汽冷凝冷却的复合式冷凝冷却器,属于 两种热交换介质的热交换装置。本实用新型由一个列管式换热器,一个盘管式换热 器,一个汽液分离室,一个收集室,通过联通管连接而组成。既可用于常压操作, 又可用于减压操作,具有冷凝冷却速度快,效果好,冷却水耗量小,操作方便,使 用安全可靠,经济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的各类蒸汽的冷凝 冷却。
CN97249487.1公开了一种变通道螺旋板冷凝冷却器,属于气液换热设备领域。 该冷凝冷却器包括冷凝冷却器主体1、气体入口5、气体出口2、液体入口3、液 体出口4。冷凝冷却器主体1中心呈S形组合,其两侧通道为螺旋通道,一侧通道 为气体通道7,其间距是非均匀间距,该间距由中心向外圈随着各圈半径的增大而 增大。该冷凝冷却器结构简单,传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经济实用,可以在气体 冷凝冷却的工业生产设备改造中推广应用。
CN02822990.8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凝冷却塔流出物的空气对空气常压热交换器 10,其具有用于接收外界气流的第一组通路14和用于接收含有暖水的气流的第二组 通路16。所述的第一组通路14和第二组通路16相互分离并允许通过外界气流冷却 含有暖水的气流,使得水能凝结在含有暖水的气流外。冷却塔构造包括,已公开的 用于接收流出物烟流消除的热交换器部件,接收部分流出物使其返回到冷却塔蓄水 器中或作为纯净水源。
前述现有技术大都用于一般气体的冷凝冷却场合,而本发明所述的氯化亚砜对 密封接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例如对接头密封的橡胶垫圈,而一旦垫圈被腐蚀后, 逸出的氯化亚砜和空气结合产生的氯离子会对橡胶密封材料和管路材料(例如,不 锈钢管)产生更加强烈的腐蚀,而现有技术给出的技术方案显然不能够直接用于本 发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全封闭全循环氯化亚砜制备工艺中使用的单 排冷凝管冷凝冷却设备,该冷凝冷却设备耐腐蚀、耐压,使用寿命长,且能耗较低, 解决了生产中的安全连续的运行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
为了清楚的描述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对全封闭全循环氯化亚砜制备工艺 描述如下,即:
1、合成一氯化硫(S2Cl2);
2、合成二氯化硫(SCl2);
3、合成氯化亚砜(SOCl2);
4、氯化亚砜精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世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世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