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认知系统信道状态配置方法和检测管理设备以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1001.2 | 申请日: | 200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3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劲楠;冯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认知 系统 信道 状态 配置 方法 检测 管理 设备 以及 基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认知无线电技术,具体涉及认知系统信道状态配置方法和检 测管理设备以及基站。
背景技术
认知无线电技术是保证不干扰授权用户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灵活的使 用频谱空洞的技术。频谱空洞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下,未被占用的频段。 由于无线电资源的贫乏,而已经授权的频段频谱利用率又不高,认知无线电 技术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认知系统的前提是能够得到频谱使用情况,并能够发现其中的频谱空洞。 认知系统为了实现对频谱的正确认知提供了多种数据源,通过对数据源的上 报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得到该认知系统覆盖区域内的频谱空洞。
一种数据源是频谱感知模块,利用分布在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进行检测, 由频谱感知模块(Spectrum Sensing Function,SSF)模块返回检测报告;得知 认知系统覆盖区域内的频谱空洞。
第二种数据源是授权用户数据库,存储授权用户信息,频段,位置,天 线高度,发射功率等信息;基站访问授权用户数据库,获得授权用户信息。
第三种数据源是位置(Geolocation)模块,位置模块返回无线区域网 (WRAN)系统的终端物理位置信息。
还有一种数据源是基站本地建立一个授权用户历史记录(Incumbent History),授权用户历史记录相当于一个静态表单,利用频谱占用的历史数据 的统计规律,建立用户信号类型、占用时间信息和信道等标识。可以预测信 道释放和占用时间,辅助实现动态检测。
通过以上的几种数据源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便获得全面的信道状态 列表。
多种数据源的存在,基站对数据源上报的信息进行分析后,在基站侧建立 一个统一的信道状态列表。信道状态列表主要反映信道被占用的情况,现有 认知系统建立的一个覆盖区域的信道状态列表中,对于一个信道只存储一种 信道状态,即如果为被占用只可能被一个占用源占用,并通过实时获得数据 源上报的信息维护这个信道的状态,如:该信道被占用,则存储该信道被占 用和占用源的信息。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因为在对数据源上报的信息进行分析后,得到认知系统覆盖区域内的信 道占用情况,进而发现频谱空洞,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个信道只存储一 种信道状态,并维护这个状态,但是实际上由于占用源地理位置的差异,一 个信道很可能同时被多个占用源占用,这就导致系统对该信道的占用情况了 解不全面,如:K信道被两个占用源占用,一个是被电视系统占用,一个被 无线麦克风占用。若系统仅仅保存一个被电视系统占用的信息,当认知系统 根据数据源上报的信息得知该电视系统不再占用K信道时,则认为K信道处 于空闲状态,则将K信道分配给认知系统的终端使用,而实际无线麦克风还 在占用该信道,将导致信号之间的干扰,很可能对授权用户产生较大的影响, 降低了用户的业务体验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认知系统信道状态配置方法和检测 管理设备以及基站,可以使生成的信道状态列表更加接近实际,进而降低系 统间的相互干扰,使空口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认知系统信道状态配置方法,包括:
获得数据源上报的数据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源上报的数据信息分析信道的信道状态,并生成信道状态 列表;
若所述分析得到同一个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多个;则在所述信道状态列表 中为所述信道存储所述多个信道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管理设备,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得数据源上报的数据信息;
信道状态分析单元,根据所述数据源上报的数据信息分析信道的信道状 态;
信道状态列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析得到的信道状态生成信道状 态列表;若所述分析得到同一个信道的信道状态为多个;则在所述信道状态 列表中为所述信道存储所述多个信道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信道管理器,共存管理器,功率管 理器和检测管理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