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运输袋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52856.1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4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莱昂内尔·德巴泽莱尔·德莱瑟克;罗伯特·加里·施滕普夫利;兰登·斯特朗·弗劳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尔德基佩尔斯有限责任公司;莱昂内尔·德巴泽莱尔·德莱瑟克;罗伯特·加里·施滕普夫利;兰登·斯特朗·弗劳尔斯 |
主分类号: | B65B25/00 | 分类号: | B65B25/00;B65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美国佐***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运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用于运输或储存货物、食品、样品和类似物品的热保温容器,这些物品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必须保持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以保证这些物品的安全和质量。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可折叠隔热袋,将放入其中的物品保持在冷或者热的预定温度下更长的时间。可折叠袋适宜长距离运输易腐烂物品,例如食物、样品和医药物品,也可以用于饮食业、外卖和传统的冷却器功能。
背景技术
在很多产业中,安全地运输和储存温度敏感产品或样品对保存这些产品或样品是至关重要的。医药供给、样品、移植品及类似物在从供应者到用户、从供给者到患者的运输过程中和设备间传输过程中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控制温度下。随着网上食品店的兴起,就需要对运输物品的隔热包装进行改进,例如将冷冻食品从温控环境运输给终端消费者。通常交货的物品包装在消费者实际得到经输送的物品前需要将物品留在次于最佳状态的环境中一段时间。
目前为了将运输物品保持在最佳温度下,已经尝试过多种方法,包括泡沫冷却器、干冰包装或盒和隔热储存袋。每种方法都有缺点,包括保持物品在最佳温度的时间有限、对环境的影响或安全因素、以及因容器的重量和/或体积或快递而增加的运输成本。
在一些场合,泡沫冷冻器与干冰包装共用可以将物品有效地保持在最佳温度下。然而,它们使用时的供给费和额外的运输费都非常贵。另外,泡沫冷冻器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处理干冰包装会增加安全问题。
干冰包装已单独用于运输和传递易腐烂物品。然而,它们在标准纸箱容器中长期保持最佳温度的能力非常差。
其它袋已被使用在易腐烂物品的短途运输中。然而,它们仅能用来运输物品,不能将物品保持在最佳温度范围内相当长一段时间,例如大于1到3小时或者更多。
鉴于前述情况,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更强隔热性能的隔热运输容器,以保证物品、食物、医药供给和样品和其它温度敏感物品可以安全地运输,并与使用传统运输容器相比能够保持在必要温度下更长时间。
还需要提供能够紧凑设置的隔热运输容器,以便在不降低隔热性能的基础上减少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柔性的或可折叠的热/冷储存或运输袋,该袋适宜自我成形和/或支撑,但可以方便地减小尺寸以放入一个外部容器或盒中用于运输。在优选实施例中,袋至少由三层隔热材料形成,包括一个外部金属或辐射能量反射层,一个中间开孔泡沫隔热层和一个内部低热对流、食品级塑料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完全柔性的隔热袋被设计成直立状容器,当放在一个支撑表面时可以保持支撑状。然而,袋也可以放入或者折叠后放入一个外部保护结构,例如一个纸板容器或盒、一个塑料袋或箱或其它运输容器。由于袋的柔性隔热材料,他们可以与外部容器相适应,或者减小占用的空间,从而使运输效率最大化并减少运输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内部塑料层形成袋状,在开口部分有一个向外折叠的袖套,这样袖套摩擦地接收并保持中间隔热材料相对边的上部自由端。在这种方式下,中间隔热材料机械地固定在内部塑料层上,这样各层都可以同时插入外部反射或金属箔层。内部塑料层袖套中中间层的摩擦保持力还可以在本发明的复合隔热袋使用时将中间隔热层保持在外部层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部塑料袋层的上端焊接到外部层上边处或上边处稍靠下位置的内表面上。外部反射或箔层也形成袋的形状,将箔的两端沿其长度折叠,然后将相对边焊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复合隔热袋或多层隔热袋也可以包括不同的闭合和把手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部塑料袋状结构可以在物品放入隔热袋后将其上开口端热密封。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物品放入其中后用机械拉链类封闭物或双面胶将内塑料袋的上开口端密封。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内塑料袋可以不密封。优选地,外部反射或箔袋层的上端具有热密封或机械拉链或摩擦锁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把手上安装摩擦锁实现密封,把手最初密封在外部反射或箔层相对边的 上边缘,包括当把手部件锁在一起时可以互锁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尔德基佩尔斯有限责任公司;莱昂内尔·德巴泽莱尔·德莱瑟克;罗伯特·加里·施滕普夫利;兰登·斯特朗·弗劳尔斯,未经科尔德基佩尔斯有限责任公司;莱昂内尔·德巴泽莱尔·德莱瑟克;罗伯特·加里·施滕普夫利;兰登·斯特朗·弗劳尔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2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