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脉和实脉的诊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52616.1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8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金钟悦;李田;李有正;李时雨;姜在焕;柳贤熙;李惠贞;崔恩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韩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小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诊断 系统 | ||
技术背景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用于诊断虚脉和实脉的系统,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诊断虚脉和实脉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脉搏诊断装置,其被配置用于利用一种或多种号脉(pulse-taking)传感器在受检者他或她的手腕上的Cun(寸),Gu(关),和Chi(尺)号脉位置处测量脉象信息;虚脉和实脉确定装置,其与所述脉搏诊断装置可操作地连接并被配置用于分析由所述脉搏诊断装置测量的脉压信息,以计算量化的虚/实系数和确定目标脉搏是虚脉还是实脉;和输出装置,其与所述确定装置连接并被配置用于显示所述确定结果。
背景技术
一般地,传统东方医学的诊断技术主要包括四种诊断方法,即,听诊、嗅诊、望诊、和触诊。脉搏诊断,即传统东方医学诊断法之一,属于触诊。通过指尖获得的脉搏的触感记述为术语“脉象”(脉象),且通过指尖的不同触感确定的脉象用于诊断。人手指包括几十万个感觉细胞,且每个手指的感觉根据开发程度随个体而变化。因此,从无测量仪器的时代开始使用的脉象口口相传和通过经验教授,并且由此具有模糊的终端标准并难以标准化(参考图1)。
在传统东方医学中,使用不同类型的脉搏诊断检测脉象。在目前使用的“三部号脉法(三部脉法)”中,以这样的方式测量脉动,其中检查者的三个手指,即,他或她的中指和中指相邻的两个手指,置于左手腕内侧的寸、关、和尺号脉位置上。
图2显示传统东方医学中的解剖学动脉循环系统和号脉位置。由图3,可以看到寸、关和尺号脉位置存在于左手腕的桡动脉上。
在号脉时,检查者将他或她的中指置于关号脉位置上,即桡骨结节头上的桡动脉的位置上,将他或她的食指和无名指置于位于距关号脉位置朝向手掌10-13mm处的寸号脉位置,和位于距关号脉位置朝向他或她的肘10-13mm处的尺号脉位置上,并然后测量由这三个手指感觉到的脉动。在这种情形中,检查者在按压这三个手指的同时诊断脉象。在第一步中,检查者搜索在其中增大和减小按压力时感觉到脉动的压力范围。在随后的步骤中,检查者在逐渐增大按压力的同时搜索最大脉压。感觉到脉搏最大力处的脉压称为“最大脉压”。简言之,当检查者利用脉搏诊断法诊断疾病状态时,检查者将三个手指置于寸、关和尺三个号脉位置上,感觉按压范围内最大脉压处的脉象,在所述按压范围内当改变按压力时感觉到脉动,和进行诊断。
然而,当人直接进行脉搏诊断时,受检者的脉象完全依赖检查者的主观感觉和经验确定,所以诊断结果可能随检查者而变化,且诊断的可靠性可能降低。
已经进行了关于这样的脉波测量装置的研究,所述脉波测量装置能够消除传统东医的主观性,利用能够比人的感觉更准确地检测信号的传感器收集客观的脉搏诊断结果,和容许客观观察受检者的脉动。
常规号脉装置的代表性实例显示在图4a和4b中。更具体地,公开了图5a和5b中所示,使用固定支持物的号脉装置(韩国未实审的专利公开号10-1994-0010974),使用护腕的号脉装置(韩国专利号10-1997-0005238),使用压电传感器的号脉装置(韩国专利号0344211),和使用阵列传感器的号脉装置(韩国实用新型登记号0261625)。
此外,韩国专利号0672083公开利用阵列压力传感器的脉波分析法,且,该分析法容许将受检者脉波信息表示为三维图表空间中关于按压力变化或经过时间的变化的可变状态。
因此,估计已经确定了在受检者号脉位置处相对精确地检测脉象信息和通过组合以前开发的号脉装置和三维脉象信息分析法经由输出装置三维显示测量结果的技术基础。
其间,最先开发的脉搏诊断号脉装置提供生物阻抗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简单地通过压电传感器等获得,采用输出屏的形式,其不具有针对各种目的、各种选择、各种症状和各种疾病区别性使用的关于脉象的文献或临床考虑,并且由此不可能在实践中分析受检者的脉搏诊断信息,因此,脉搏诊断信息的重要性仅在于作为实际传统东医临床诊断前使用的参考。
更具体地,开发常规号脉装置的重点在于改进号脉传感器和按压单元的表现,它存在这样的局限性,即其中不可能在使用所述号脉装置的脉搏诊断系统或号脉装置内对受检者脉象进行自动诊断,即使将该脉搏诊断系统与脉象信息的三维分析技术组合。
此外,为了获得受检者的精确脉搏诊断信息,必须考虑三个号脉位置,即寸、关和尺位置的确定,和号脉传感器的操作控制是设计号脉装置的重要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韩医学研究院,未经韩国韩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2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