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风设备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51668.7 | 申请日: | 200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1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N·S·哈里哈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G05D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群峰;曹 若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气候控制。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墙受热的建筑物空间的气候控制。
背景技术
建筑物空间的局部墙变热可具有若干原因。示例性的加热可包括太阳加热和来源于建筑物内部的加热。图1示出了一个示例性太阳加热情况,其中建筑物20包括第一内部空间22。示例性的内部空间22为具有带窗的前墙24和26(其也可为顶棚)的中庭。示例性中庭具有后墙28,其可将中庭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内部空间30分离。中庭可具有侧墙(未示出)。中庭包括地板32,其可是或接近地面34的高度。中庭可具有总高度HA,并且建筑物可在地面上具有示例性总高度H。
示例性太阳加热涉及经过前墙和/或顶棚而被后墙28的前表面/面44接收的光42。从而阳光加热后墙。加热的后墙包括沿着后墙的向上气流46。当到达顶棚26时,该气流沿屋顶向前行进并随后沿前墙的内部表面/面向下行进。当到达地板32时,气流可向后返回。
产生的气流46的再循环可导致在空间中积聚过多热量。解决该热积聚可能对建筑物的空调系统造成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建筑物,具有:内部空间、第一墙表面以及通风口。涡流导向挡板设置为至少部分地将涡流室与内部空间的剩余部分分离。通风口沿着涡流室。涡流室具有在墙上的自剩余部分的入口。
在各种实施中,建筑物可具有一个或多个窗,设置成允许阳光进入内部空间以加热墙从而引起沿着墙的向上气流。涡流导向挡板可设置成使向上气流改变方向以形成涡流。涡流可将空气输送出通风口。通风口可包括接近墙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侧部通风口和第二侧部通风口。涡流导向挡板可设置成使向上气流改变方向以形成第一和第二涡流,它们分别将空气输送到第一和第二侧部通风口。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阐述。从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以及从权利要求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涡流通风系统的建筑物内部空间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通风系统的放大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部分侧视示意气流图。
图4为图2的内部空间的透视图。
图5为图2的通风系统的水平截面图。
图6为图2的系统处于可替代的工作模式中时的侧视示意图。
在各图中相似的参考数字和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沿着后墙28和顶棚26之间的接合处52(例如,拐角角)设置的换气(通风)系统50。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通风口。图3示出了一对示例性的左通风口54A和右通风口54B,接近后墙的左和右端,在内部空间的左和右端墙56A和56B上。通风口可直接或经管道60通到建筑物外部(图2)。如进一步详细讨论的,至少在第一工作模式中,系统可提供将空气输送出通风口的驻涡。示例性系统产生具有相同的角度循环方向和向外发散的纵向方向的一对涡流62A和62B(图4)(例如,关于通风口之间的竖直面(例如,中心面)500的镜像)。涡流62A和62B分别将空气输送出左通风口54A和右通风口54B。
由系统50的导向挡板70(图2)产生/捕获示例性的涡流。示例性的导向挡板70与后墙的上部分和顶棚的后部分配合以限定捕获空间,即涡流室72。
在第一工作模式中,通风口54A和54B从涡流室72形成示例性的出口。同样至少存在一个入口。示例性的入口74为单个入口,在后墙的长度上延伸。示例性的挡板70竖直然后水平的延伸。示例性的挡板构造具有L-形截面。L的示例性的腿部76大致竖直延伸,L的示例性的足部78大致水平延伸。示例性的入口在挡板的足部端部80和后墙的前表面之间。
在第一工作模式中,当气流46沿着后墙的长度方向向上通过时,气流经过入口74进入涡流室72。涡流室72可具有两个效应的结合。首先,腔室形成的限制朝出口横向地引导气流。在示例性对称构造中,这涉及将该气流相对于中心面500以镜像有效的横向分开。另外,该气流的动量在碰到顶棚(腔室顶部)时被转向(即,如图2所示的逆时针)。当该气流随后碰到腿部76、足部78以及随后的后墙28时,该转向继续。图3示出了有关的在中庭中心的冷空气再循环86和在前墙和顶棚的接合处附近的相反的局部循环8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利公司,未经开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1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车窗升降智能控制器
- 下一篇:双包层对接光纤的光纤连接器